含“赦”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赦不妄下、一再則宥,三則不赦等含“赦”的成語10個,其中“赦”開頭的成語3個,“赦”結尾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赦”開頭的成語【第1句】:赦不妄下[shè bù wàng xià]
【解釋】赦:赦令;妄:胡亂。不胡亂下達赦令。形容賞罰嚴明。
【出處】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后主傳》:“故亮時,軍旅屬興,赦不妄下也。”
【第2句】:赦事誅意[shè shì zhū yì]
【解釋】赦:赦免;事:指罪惡事實;誅:懲罰;意:指不良意圖。赦免有罪的人而懲罰只是圖謀不軌卻并無具體行動的人。
【出處】《后漢書·霍谞傳》:“谞聞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p>
【第3句】:赦過宥罪[shè guò yòu zuì]
【解釋】指赦免過錯,寬恕罪行。
【出處】《易·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p>
【示例】思所以議獄緩死,赦過宥罪,庶因大變,與之更始。 ——《晉書·孝武帝紀》
“赦”結尾的成語【第1句】:一再則宥,三則不赦[yī zài zé yòu,sān zé bù shè]
【解釋】一再:第【第1句】:二次;宥:寬容。第【第1句】:第二次可以寬容,再三違犯就不能赦免了。
【出處】《管子·立政》:“一再則宥,三則不赦?!?/p>
【第2句】:極惡不赦[jí è bù shè]
【解釋】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出處】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牛肉鱔魚》:“按《唐律》屠牛者,在極惡不赦內?!?/p>
【第3句】:十惡不赦[shí è bù shè]
【解釋】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出處】《隋書·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痹りP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示例】這個暴徒,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真是十惡不赦。
【第4句】:一歲再赦[yī suì zài shè]
【解釋】一年之中再次赦罪。指赦免過濫。同“一歲載赦”。
【出處】宋·范祖禹《唐鑒》卷三:“一歲再赦,善人喑啞。”
【示例】一歲再赦,好人喑啞。 ——《舊唐書·太宗紀上》
【第5句】:罪在不赦[zuì zài bù shè]
【解釋】赦:赦免。指罪行極重,不能得到赦免
【出處】蕭綱《答張灒謝示集書》:“論之科刑,罪在不赦?!?/p>
【示例】清·黃宗羲《蔣氏三世傳》:“直罪在不赦?!?/p>
【第6句】:一歲載赦[yī suì zài shè]
【解釋】一年之中再次赦罪。指赦免過濫。亦作“一歲再赦”。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諺曰:'一歲載赦,奴兒噫嗟。’”
【第7句】:金雞放赦[jīn jī fàng shè]
【解釋】金雞:古代大赦時,立一長桿,桿頭設一黃金冠首的金雞,口銜絳幡,然后如今罪犯,擊鼓,宣布赦令。指朝廷大赦。
【出處】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示例】只因造下迷天罪,何日金雞放赦回?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