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腔”的成語(25個)
本文整理了野調無腔、滿腔怒火等含“腔”的成語25個,其中“腔”結尾的成語3個,“腔”在中間的成語2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腔”結尾的成語【第1句】:野調無腔[yě diào wú qiāng]
【解釋】野:粗野;無腔:沒有規矩。形容言行放肆,沒有禮貌。
【出處】《白雪遺音·馬頭調·九盡寒退》:“橫吹短笛,一聲一聲把春歌唱,野調無腔。”
【示例】野調無腔的山姑娘! ——老舍《老張的哲學》
【第2句】:千部一腔[qiān bù yī qiāng]
【解釋】部:唐代管音樂的機構,按所管音樂的性質,區分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個聲調。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
【第3句】:耍花腔[shuǎ huā qiāng]
【解釋】用虛假而動聽的話騙人。
【示例】你不要在我面前耍花腔。
“腔”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滿腔怒火[mǎn qiāng nù huǒ]
【解釋】滿腔:充滿心中;怒火:形容極大的憤怒。心里充滿著極大的憤怒。
【出處】《我們的戰友邱少云》:“我們懷著滿腔怒火,勇猛地沖上'391’高地。”
【第2句】:拿腔作勢[ná qiāng zuò shì]
【解釋】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那賈環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著,令人點了蠟燭,拿腔做勢的抄寫。”
【示例】不免拿腔作勢,添了許多自抬身價的話。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
【第3句】:字正腔圓[zì zhèng qiāng yuán]
【解釋】形容吐字準確,唱腔圓熟。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接著便也說了這一句諺語,字正腔圓,果然是道地的無錫話。”
【示例】他的字正腔圓的唱功讓人佩服。
【第4句】:滿腔熱枕[mǎn qiāng rè chén]
【解釋】心里充滿熱烈真摯的感情。
【示例】他總是滿腔熱枕地幫助別人。
【第5句】:官腔官調[guān qiāng guān diào]
【解釋】官場中的門面話,指利用規章、手續來推托、責備的話。
【示例】你少拿這官腔官調來嚇唬人。
【第6句】:丑腔惡態[chǒu qiāng è tài]
【解釋】卑賤的聲調,丑惡的樣子。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罵筵》:“趙文華陪著嚴嵩,抹粉臉席前趨奉,丑腔惡態,演出真鳴鳳。”
【第7句】:滿腔熱血[mǎn qiāng rè xuè]
【解釋】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為正義而工作的熱情。
【出處】清·吳偉業《賀新郎·病中有感》:“吾病難將醫藥治,耿耿滿腔熱血,待灑向西風殘月。”
【第8句】:南腔北調[nán qiāng běi diào]
【解釋】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攙雜著方言。
【出處】清·趙翼《檐曝雜記》卷一:“每數十步間一戲臺,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
【示例】這個說話南腔北調的人,不適合當解說員。
【第9句】:裝腔作態[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解釋】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出處】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教那廝越裝模,越作勢。”
【示例】發抒她的生活實感,不玩弄詞藻,也不裝腔作態。 ——葉圣陶《招魂》
【第10句】:拿腔做勢[ná qiāng zuò shì]
【解釋】腔:說話的腔調;勢:姿態。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但仙姑不過舉口之勞,偏執意作難,一味花言巧語,這樣拿腔做勢,未免太過分了!”
【示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只當是撫臺敷衍他的話,不免拿腔做勢,添了許多自抬身價的話。”
【第11句】:滿腔義憤[mǎn qiāng yì fèn]
【解釋】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對不合理的事情的憤怒。
【出處】馬克·吐溫《競選州長》:“那些人滿腔義憤,來勢洶洶,一進門就搗毀了家具和窗戶,走的時候把能帶走的財物都拿去了。”
【第12句】:裝腔做勢[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解釋】腔:腔調;勢:姿態。裝出一種腔調,擺出一種姿態,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出處】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5回:“況他又倚著天子寵眷,公卿出身,見你我寒士,未必不裝腔做勢。”
【示例】聽憑癡鴛裝腔做勢,并不覷一正眼兒。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5回
【第13句】:滿腔悲憤[mǎn qiāng bēi fèn]
【解釋】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悲痛憤怒。
【出處】穆青《為了周總理的囑托》:“吳吉昌滿腔悲憤,他在家里對老伴激動地說:'我相信總有一日,會重見青天……’”
【第14句】:千部一腔,千人一面[qiān bù yī qiāng,qiān rén yī miàn]
【解釋】成千部書都是一種寫法,成千個人都是一個面孔。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多指創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
【第15句】:拿腔作調[ná qiāng zuò diào]
【解釋】故意裝出特殊的腔調。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冠先生拿腔作調的說:'請太太不要發脾氣!’說罷,戴起帽子,懶洋洋的走出去。”
【示例】別動不動就拿腔作調。
【第16句】:一腔熱血[yī qiāng rè xuè]
【解釋】滿腔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熱情。
【出處】明·吾邱瑞《運甓記·問卜決疑》:“胡騎猖狂,中原無主,一腔熱血,無以自效。”
【示例】梁啟超《新羅馬·楔子》:“老夫生當數百年前,抱此一腔熱血,楚囚對泣。”
【第17句】:怪腔怪調[guài qiāng guài diào]
【解釋】指說話或唱歌的聲音稀奇古怪。
【出處】《星火燎原》:“小姐,出來進去,無聊地談神說鬼,還怪腔怪調地哼著唱著,叫人發麻。”
【示例】我不愿聽你的怪腔怪調。
【第18句】:裝腔作勢[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解釋】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出處】《西湖佳話·西泠韻跡》:“娘娘不消著急,他這兩三日請我不去,故這等裝腔作勢。”羅廣斌 楊益言《紅巖》第十三章“余新江望著眼前這個橫蠻無理,慣于裝腔作勢的敵人,氣憤地握緊了拳頭。”
【示例】人民不喜歡假話,哪怕多么裝腔作勢,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話都不會打動人民的心。 ——《〈艾青詩選〉自序》
【第19句】:滿腔熱忱[mǎn qiāng rè chén]
【解釋】形容心里充滿著熱烈誠摯的感情。
【出處】毛澤東《紀念白求恩》:“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示例】對待生活要滿腔熱忱、斗志昂揚。
【第20句】:拿腔做樣[ná qiāng zuò yàng]
【解釋】腔:說話的腔調。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1回:“這趙大娘,才三十四五年紀,拿腔做樣,也都為了個婦人禮兒。”
【第21句】:拿腔作樣[ná qiāng zuò yàng]
【解釋】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出處】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教那廝越裝模,越作勢。”
【示例】我不過說著玩兒,虧你就會拿腔作樣。(錢鐘書《上帝的夢》五)
【第22句】:油腔滑調[yóu qiāng huá diào]
【解釋】形容說話輕浮油滑,不誠懇,不嚴肅。
【出處】清·王士禎《師友詩傳錄》:“若不多讀書,多貫穿,而遽言性情,則開后學油腔滑調,信口成章之惡習矣。”
【示例】人們——特別是小何還是認定他油腔滑調。 ——茹志娟《新當選的團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