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犢”的成語(24個)
本文整理了犢牧采薪、時苗留犢、留犢淮南等含“犢”的成語24個,其中“犢”開頭的成語1個,“犢”結尾的成語8個,“犢”在中間的成語1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犢”開頭的成語【第1句】:犢牧采薪[dú mù cǎi xīn]
【解釋】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示例】犢牧采薪的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犢”結尾的成語【第1句】:時苗留犢[shí miáo liú dú]
【解釋】時苗:東漢時人名。時苗曾是壽春令,上任時乘母牛駕的車,后牛生一犢,時苗離任時將牛犢留下,不肯帶走。比喻為官清廉。
【出處】唐·李瀚《蒙求》:“時苗留犢,羊續懸魚?!?/p>
【第2句】:初生犢[chū shēng dú]
【解釋】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犢”。
【第3句】:黑牛生白犢[hēi niú shēng bá dǔ]
【解釋】黑色的母牛產下白色的牛犢。舊時迷信,指吉祥的預兆。
【出處】《列子·說符》:“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薦上帝?!?/p>
【第4句】:帶牛佩犢[dài niú pèi dú]
【解釋】原指漢宣帝時渤海太守龔遂誘使持刀劍起義的農民放棄武裝斗爭而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歸農。
【出處】《漢書·龔遂傳》:“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p>
【第5句】:賣刀買犢[mài dāo mǎi dú]
【解釋】刀:武器;犢:牛犢。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出處】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詩:“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p>
【示例】丟下兵器,拿把鋤兒,學那古人'賣刀買犢’的故事,豈不是綠林中一段佳話。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
【第6句】:老牛舐犢[lǎo niú shì dú]
【解釋】舐:舔;犢: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p>
【示例】老牛舐犢,情所難禁。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七回
【第7句】:賣劍買犢[mài jiàn mǎi dú]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同“賣劍買?!?。
【出處】明·張居正《答殷石汀言宜終功名答知遇書》:“撫民愿焚械歸籍,此即古人賣劍買犢之化也。”
【第8句】:初生之犢[chū shēng zhī dú]
【解釋】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知北游》:“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示例】以初生之犢的勇氣,站在一切戰斗的前列。 ——夏衍《戲劇抗戰三年間》
“犢”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留犢淮南[liú dú huái nán]
【解釋】原指壽春令時苗離開淮南時,將來時帶來的黃牛所生的一牛犢留在淮南。后比喻為官清廉。
【出處】《三國志·魏志·常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居官歲余,牛生一犢。及其去,留其犢,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犢是淮南所生有也。’”
【第2句】:舐犢之私[shì dú zhī sī]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諸君請從輕典,得無疑我有舐犢之私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第3句】:初生之犢不懼虎[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解釋】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赣H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示例】真是初生之犢不懼虎,我劉國棟就是一只虎,哼,連虎也得懼我三分的! ——靳以《眾神》
【第4句】:孤犢觸乳[gū dú chù rǔ]
【解釋】原意是獨生子因溺愛,助長了驕氣,父母反受其害。后比喻無依無靠的人請求別人的援助。
【出處】《后漢書·仇覽傳》注引謝丞《后漢書》:“孤獨觸乳,驕子罵母?!?/p>
【第5句】:快犢破車[kuài dú pò chē]
【解釋】跑得快的牛犢會把車拉翻。比喻年輕氣盛的人應當懂得克制。
【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汝當小忍之。”
【第6句】:乳犢不怕虎[rǔ dú bù pà hǔ]
【解釋】比喻年輕人沒有畏懼,敢做敢為。
【出處】《莊子·知北游》:“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
【第7句】:初生犢?[chū shēng dú ?]
【解釋】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犢”。
【第8句】:賣犢買刀[mài dú mǎi dāo]
【解釋】指出賣耕牛,購買武器去從軍。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又何必勞民動眾,賣犢買刀?”
【第9句】:舐犢之念[shì dú zhī niàn]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p>
【第10句】:舐犢情深[shì dú qíng shēn]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安老夫妻暮年守著個獨子,未免舐犢情深,加了幾分憐愛。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
【第11句】:買犢賣刀[mǎi dú mài dāo]
【解釋】猶言賣劍買牛。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
【出處】明·張居正《答廣中督撫》:“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積年逋寇,皆束手歸降,買犢賣刀之化,不足以媲美矣。”
【第12句】:飲犢上流[yìn dú shàng liú]
【解釋】指蔑視爵祿名位,風操高潔。
【出處】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間,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而飲之?!?/p>
【示例】飲犢上流奔軼者,何年來此結茆堂。 ——元·張簡《破山澗上聽水》詩
【第13句】:初生之犢不畏虎[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解釋】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p>
【示例】我看你二人,也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粵劇《搜書院》
【第14句】:舐犢之愛[shì dú zhī ài]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p>
【示例】每個父母都有舐犢之愛。
【第15句】:初生牛犢不怕虎[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解釋】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出處】《莊子·知北游》:“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p>
【示例】天禪年方十七歲,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催開戰馬,搖槍沖殺過來。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