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結尾的成語132個(含解釋和出處)
百問中文為您整理了睹景傷情、手足之情、遣興陶情、渭陽之情、骨肉私情等“情”結尾的成語132個,包括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第1句】:睹景傷情[dǔ jǐng shāng qíng]
【解釋】睹:看到。看到景物觸發起傷感之情。
【出處】明·湯顯祖《還魂記·驚夢》:“今日杜麗娘有些僥幸也。偶到后花園中,百花開遍,睹景傷情,沒興而歸。”
【示例】請不要在這兒睹景傷情了。
【第2句】:手足之情[shǒu zú zhī qíng]
【解釋】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出處】宋·蘇轍《為兄蘇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示例】請你念及手足之情,不要因我沒有出息,就把我拋棄。 ——巴金《秋》
【第3句】:遣興陶情[qiǎn xìng táo qíng]
【解釋】遣釋意興,陶冶情趣。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然不過是侍酒陪飲,追歡買笑,遣興陶情,解悶破寂,實是少不得的。”
【示例】只因遣興陶情以后,彼此怒氣潛消,不止狄希陳與寄姐和好如初,權奶奶與戴奶奶也暫時歇氣。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七回
【第4句】:渭陽之情[wèi yáng zhī qíng]
【解釋】渭陽:渭水的北邊。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晉,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間的情誼。
【出處】《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后漢書·馬援傳》:“其令許侯思愆田廬,有司勿復請,以慰朕渭陽之情。”
【示例】舅又曲垂顧念,恩其庭闈,渭陽之情,實多荷戴。 ——唐·陳子昂《為蘇令本與岑內史書》
【第5句】:骨肉私情[gǔ ròu sī qíng]
【解釋】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第6句】:飾詞矯情[shì cí jiǎo qíng]
【解釋】飾:修飾。修飾言辭掩蓋真相。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都是汝等讒佞之徒,誤國之輩,妒賢嫉能,閉塞賢路,飾詞矯情,壞盡朝廷大事!”
【第7句】:體察民情[tǐ chá mín qíng]
【解釋】體察:考查,觀察。考察民間生活生產情況。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上命差來此處歇馬,體察民情。”
【示例】當官的必須要體察民情,不能拍老袋想當然。
【第8句】:云夢閑情[yún mèng xián qíng]
【解釋】指男女歡會之事。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
【示例】不比那云夢閑情,姑蘇醉宴,章華驕態。 ——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
【第9句】:魚水之情[yú shuǐ zhī qíng]
【解釋】象魚兒離不開水那樣,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出處】明·趙弼《蓬萊先生傳》:“魚水之情,極其娛樂。”
【第10句】:借景生情[jiè jǐng shēng qíng]
【解釋】借眼前的事物激發思想感情。
【出處】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著卡賓槍,食指不離扳機,不斷地借景生情地喊著鼓動口號。”
【示例】他在此只是借景生情而已。
【第11句】:對景傷情[duì jǐng shāng qíng]
【解釋】對景:對著眼前的景物。看見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聯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傷感。
【出處】元·無名氏《集賢賓·逍遙樂》散曲:“我從來眼硬,不由人對景傷情一哭一個放聲。”
【示例】我看見是他家鄉的土物,不免對景傷情。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
【第12句】:畫意詩情[huà yì shī qíng]
【解釋】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出處】宋·周密《清平樂·橫玉亭秋倚》詞:“詩情畫意,只在闌桿外,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
【示例】杭州是歷史上的名都,西湖更為古今中外所稱道;畫意詩情,差不多俯拾即是。 ——朱自清《燕知草序》
【第13句】:不徇私情[bù xún sī qíng]
【解釋】徇:曲從。不曲從私人交情。指為人公正,秉公處事。
【出處】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我們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這才說明你是真正愛護我。”
【示例】共產黨員處理問題時應堅持不徇私情的原則。
【第14句】:孔思周情[kǒng sī zhōu qíng]
【解釋】指儒學的思想、情懆。同“孔情周思”。
【第15句】:風土人情[fēng tú rén qíng]
【解釋】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人情:人的性情、習慣。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禮節、習慣的總稱。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又問了問褚一官走了幾省,說了些那省的風土人情,論了些那省的山川形勝。”
【示例】我們這村上的人,一個個如此模樣,難怪風土人情如此頹敗。 ——清·頤瑣《黃繡球》第一回
【第16句】:冷酷無情[lěng kù wú qíng]
【解釋】冷漠苛刻,沒有感情。
【出處】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責難他的!她的形影與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張死板板的字,與一些冷酷無情的字!”
【示例】斤瀾反映現實生活,有時像不是用筆,而是用解剖刀。在給人以深刻感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冷酷無情的壓抑感。 ——孫犁《讀作品記(三)》
【第17句】:秀才人情[xiù cái rén qíng]
【解釋】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一般表示送的禮過于微薄。
【出處】清·朱之瑜《答奧村庸禮書》:“外具湖筆、斗方貳種,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示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1回:“秀才人情,休要見笑。”
【第18句】:式好之情[shì hǎo zhī qíng]
【解釋】式:古代發語詞;好:指兄弟和睦。兄弟和睦友好的情誼。
【出處】《詩經·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示例】弟兄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見同聲之誼。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第19句】:世態人情[shì tài rén qíng]
【解釋】指社會風尚和為人處世之道。
【出處】元·關漢卿《四塊玉·閑適》曲:“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
【示例】我已經習慣了這兒的世態人情。
【第20句】:一生一死,乃見交情[yī shēng yī sǐ,nǎi jiàn jiāo qíng]
【解釋】只有一起共過患難,才能顯示出交情的深淺。
【出處】《漢書·鄭當時傳》:“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見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第21句】:觸物傷情[chù wù shāng qíng]
【解釋】觸:觸動,感動。看到某一景物內心感到悲傷。
【出處】晉·張載《七哀詩二首》:“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
【示例】惟有黛玉看見他家鄉之物,反自觸物傷情。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
【第22句】:睹物興情[dǔ wù xīng qíng]
【解釋】見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種感情。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
【示例】他睹物興情,即興作詩一首。
【第23句】:阿旨順情[ē zhǐ shùn qíng]
【解釋】逢迎諂媚,順從別人意旨。同“阿諛順旨”。
【出處】吳兢《貞觀政要》:“貞觀三年,太宗謂侍臣曰:'中書、門下,機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實重。詔敕如有不穩便,皆須執論。比來惟覺阿旨順情,唯唯茍過,遂無一言諫諍者,豈是道理?若惟署詔敕、行文書而已,人誰不堪?……’”
【第24句】:曠性怡情[kuàng xìng yí qíng]
【解釋】曠:開朗;怡:快樂。指心情開朗,精神愉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賈妃挨次看姊妹們的題詠,寫道是:曠性怡情(扁額)。”
【第25句】:必以情[bi yi qing]
【解釋】一定盡可能按實情去判決。
【第26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
【解釋】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出處】宋·釋惟白《續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示例】誰知朱重是個老實人,又且蘭花齷齪丑陋,朱重也看不上眼。以此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
【第27句】:世道人情[shì dào rén qíng]
【解釋】指社會風尚和為人處世之道。
【出處】元·關漢卿《四塊玉·閑適》曲:“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
【第28句】:賣人情[mài rén qíng]
【解釋】故意表現出給人好處,使對方感激自己。
【示例】料想二人必有淵源,唇焦舌爛賣人情,何庚金是個老實人,只唯唯答應鞠躬不迭。 ——二月河《乾隆皇帝》十一
【第29句】:法不容情[fǎ rù róng qíng]
【解釋】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許人情寬容。
【示例】誰都明白法不容情。
【第30句】:轉面無情[zhuǎn miàn wú qíng]
【解釋】翻臉不認人。
【示例】他這個人轉面無情,不識好歹。
【第31句】:望云之情[wàng yún zhī qíng]
【解釋】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出處】《新唐書·狄仁杰傳》:“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第32句】:允理愜情[yǔn lǐ qiè qíng]
【解釋】允:得當;愜:合適。指合情合理。
【出處】《梁書·顧憲之傳》:“常謂中都之制,允理愜情。”
【第33句】:懷土之情[huái tǔ zhī qíng]
【解釋】懷:懷念;土: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第34句】:順風人情[shùn fēng rén qíng]
【解釋】利用機會順便給人的好處。也指不費力的人情。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守將和軍卒都受了賄賂,落得做個順水人情。”
【示例】現在他借我的李團同行,我正可教李團在前方監視,樂得做個順風人情。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五十五回
【第35句】:看景生情[kàn jǐng shēng qíng]
【解釋】指見機行事。
【出處】元·宮大用《七里灘》第四折:“不由我見景生情,睹物傷懷。”
【示例】毛烈也曉得陳祈有三個幼弟,卻獨掌著家事,必有欺心毛病,他日可以在里頭看景生情,得些漁人之利。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
【第36句】:置水之情[zhì shuǐ zhī qíng]
【解釋】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龐參傳》:“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于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示例】今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係待期之信。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第37句】:飛眼傳情[fēi yǎn chuán qíng]
【解釋】借眼睛來傳遞感情。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三回:“我們也少不得對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說我們飛眼傳情了,少不得更親近點。”
【第38句】:反面無情[fǎn miàn wú qíng]
【解釋】翻轉臉面,不講情義。形容翻臉不認人。
【出處】明·邵粲《香囊記·辭婚》:“狀元,成就了吧,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悔之晚矣。”
【示例】唉,安祿山,安祿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樣大恩,尚且興兵反叛,休怪俺李豬兒今日反面無情也。 ——清·洪昇《長生殿》第三十四出
【第39句】:暢敘幽情[chàng xù yōu qíng]
【解釋】盡情地敘談,把內心深處的感情都表達出來。
【出處】晉·五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第40句】:一枝一葉總關情[yī zhī yī yè zǒng guān qíng]
【解釋】關情:關心,動情。對一枝一葉都細心關注。比喻對人民的疾苦細致入微的關懷。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人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第41句】:雨意云情[yǔ yì yún qíng]
【解釋】比喻男女間的愛情。
【出處】宋·柳永《傾杯樂》詞:“雨意云情,酒心花態,孤負高陽客。”
【示例】雨意云情兩罷休,無端懊惱觸心頭。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一回
【第42句】:眉目傳情[méi mù chuán qíng]
【解釋】用眼色傳遞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間。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
【示例】因而乘機百般撩撥,眉目傳情。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
【第43句】:禮順人情[lǐ shùn rén qíng]
【解釋】指禮是順乎人之常情,人與人共處必須遵守的規范。
【出處】《韓非子·解老》:“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晉·阮侃《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周公有請命之事,仲尼非子路之禱。今鈞圣而鈞疾,何事不同也?故知臣子之情,盡斯心而已。所謂禮為情貌者耳。”
【第44句】:指事類情[zhǐ shì lèi qíng]
【解釋】謂闡述事理,譬喻情狀。
【出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
【示例】梅村詩有不可及者二:一則神韻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后腔調,而指事類情,又究轉如意。 ——清·趙翼《甌北詩話·吳梅村詩》
【第45句】:思古之情[sī gǔ zhī qíng]
【解釋】思:想念;古往昔;情:情感。懷念往昔的一種情感。
【出處】漢·班固《西都賦》:“愿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宋書·索虜傳》:“于時戎車外動,王命相屬,裳冕委蛇,軺軒繼路,舊老懷思古之情,行人或為之殞涕。”
【示例】一白一黑這兩種簡單明快的食物引起我的幽幽思古之情。 ——蘇童《南方的墮落》
【第46句】:即景生情[jí jǐng shēng qíng]
【解釋】對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觸而產生某種思想情感。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部·詞采第二》:“善詠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示例】但春秋時賦詩引詩,是即景生情,在彼此晤對的背景之下,盡管斷章取義,還是親近易曉。 ——朱自清《比興》
【第47句】:秋草人情[qiū cǎo rén qíng]
【解釋】秋草逐日黃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敗。
【出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浮云世態紛紛戀,秋草人情日日疏。”
【示例】也無那采薪的樵子,耕種的農夫,往來的商賈,談笑的鴻儒,做伴的茶藥琴棋筆硯書。秋草人情即慚疏。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
【第48句】:雁序之情[yàn xù zhī qíng]
【解釋】雁序: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出處】唐·蘇鶚《杜陽雜記》卷中:“以涯執相權,遂跨蹇驢至京師索米,僦舍經三十余日,始得一見涯于門屏,所望不過一簿尉耳。涯潦倒無雁序之情。”
【第49句】:聲聞過情[shēng wén guò qíng]
【解釋】名聲超過實際。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示例】自顧鄙薄,聲聞過情,蹶氣震怖。 ——清·錢謙益《答山陰徐伯調書》
【第50句】:底里深情[dǐ lǐ shēn qíng]
【解釋】事情的真實情況與緣由。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內中深情底里,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求奶奶問興兒,他是長跟二爺出門的。”
【示例】待要私下走過去聽聽,又恐這班仆婦丫鬟不如其中的底里深情,轉覺外觀不雅。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八回
【第51句】:殘酷無情[cán kù wú qíng]
【解釋】殘:兇狠。殘暴、冷酷,毫無人情。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9章:“命運如此殘酷無情,是不是在報應她曾偷過那幾塊手帕?”
【示例】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你要學習岳元帥,對同志春天般的溫暖,對敵人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第52句】:一見鐘情[yī jiàn zhōng qíng]
【解釋】鐘:集中;鐘情:愛情專注。舊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生愛情。也指對事物一見就產生了感情。
【出處】清·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西泠韻跡》:“乃蒙郎君一見鐘情,故賤妾有感于心。”
【示例】祁連山俘虜了我的心,青海湖我一見鐘情。(徐遲《三峽記·遠游》)
【第53句】:順手人情[shùn shǒu rén qíng]
【解釋】乘方便的時機,捎帶著給人做好事。
【第54句】:調神暢情[tiáo shén chàng qíng]
【解釋】使精神順適,情緒歡暢。
【出處】《北堂書鈔》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飽,圣賢通執。奉君養親,靡不加精。安慮潤氣,調神暢情。”
【第55句】:口角風情[kǒu jiǎo fēng qíng]
【解釋】口頭表示的情愛。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聯班》:“那些用小錢的主子,只還他些口角風情罷了。”
【示例】口角風情不值得一信。
【第56句】:淡水交情[dàn shuǐ jiāo qíng]
【解釋】友情像水一樣清澈。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
【出處】《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示例】《陽春》曲調高難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唐·白居易《張十八員外以新詩二十五首見寄》
【第57句】:見景生情[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解釋】看到眼前的景物,喚起某種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應對的辦法,即隨機應變。
【出處】元·宮天挺《七里灘》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藍山如黛,不由我見景生情,睹物傷懷。”
【示例】虧得他足智多謀,見景生情,便想出一個法子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7回
【第58句】:天理人情[tiān lǐ rén qíng]
【解釋】天理:天性。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泛指情理。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倚天理,觀人情,明始終,知得失。”
【示例】吾豈不愛將軍雄杰,但天理人情上,難以相款。 ——明·徐渭《英烈傳》第五十四回
【第59句】:哀戚之情[āi qī zhī qíng]
【解釋】戚:悲哀。喪親后的悲痛心情。
【出處】《孝經·喪親章》:“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第60句】:流水無情[liú shuǐ wú qíng]
【解釋】流水一去不復返,毫無情意。比喻時光消逝,無意停留。
【出處】唐·白居易《過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地。”
【示例】落花有意,翻成就無意姻緣;流水無情,倒做了有情夫婦。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八回
【第61句】:鄉曲之情[xiāng qū zhī qíng]
【解釋】鄉曲:鄉里。同鄉的情誼。
【出處】唐·牛肅《吳保安》:“側聞吾子急人之憂,不遺鄉曲之情,忽垂特達之眷,使保安得執鞭弭,以奉周施。”
【第62句】:順水人情[shùn shuǐ rén qíng]
【解釋】利用機會順便給人的好處。也指不費力的人情。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守將和軍卒都受了賄賂,落得做個順水人情。”
【示例】好在他匿喪與我們無干,我們樂得答應他,做個順水人情,彼此有益。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回
【第63句】:曲盡人情[qū jìn rén qíng]
【解釋】委婉周到地把人之常情或世態充分體現出來。
【出處】宋·鄒雍《觀詩吟》:“愛君難得似當時,曲盡人情莫若詩。”
【示例】前往松江打一條五彩大絨單,鋪在他樓上,實為曲盡人情。 ——明·無名氏《鳴鳳記·嚴嵩慶壽》
【第64句】:反哺之情[fǎn bǔ zhī qíng]
【解釋】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恩情。
【出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慈鳥: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示例】他按月把錢寄給鄉下的母親,好讓母親從這反哺之情中來體會兒子對她的孝心。
【第65句】:有聲有情[yǒu shēng yǒu qíng]
【解釋】形容其聲感人至深。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白香崇山峻嶺詩》:“蓋其得名,在《長恨歌》一篇。其事本易傳,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詞,有聲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學士既嘆為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
【第66句】:烏鳥私情[wū niǎo sī qíng]
【解釋】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示例】臣已離家日久,老母現在抱病垂危,望陛下賜臣還鄉,少遂烏鳥私情。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五回
【第67句】:魚水深情[yú shuǐ shēn qíng]
【解釋】象魚兒離不開水那樣,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出處】明·趙弼《蓬萊先生傳》:“魚水之情,極其娛樂。”
【第68句】:烏鳥之情[wū niǎo zhī qíng]
【解釋】古時傳說,烏鴉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養長輩的孝心。
【出處】三國·魏·杜摯《降吳表》:“欽累世受魏恩,烏鳥之情,竊懷憤踴。”
【第69句】:人之常情[rén zhī cháng qíng]
【解釋】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出處】南朝·粱·江淹《雜體詩三十八首·序》:“又貴遠賤近,人心向背;重耳輕目,俗之恒弊。”
【示例】慕富貴者,人之常情也。 ——明·趙弼《趙氏伯仲友義傳》
【第70句】:一往深情[yī wǎng shēn qíng]
【解釋】一往:一直,始終。指寄情深遠。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示例】如果你真能了解了我對你的一往深情,那我死了也心平氣靜。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四十八章
【第71句】:太上無情[tài shàng wú qíng]
【解釋】太上:指圣人。圣人不為情感所動。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第72句】:金石交情[jīn shí jiāo qíng]
【解釋】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葛衣記·到既渝盟》:“絲蘿契合原非強,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第73句】:鏡里恩情[jìng lǐ ēn qíng]
【解釋】指夫妻恩情成了鏡中的幻影,空有其名。泛指經不起考驗的、虛有其表的感情。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
【第74句】:翻臉無情[fān liǎn wú qíng]
【解釋】突然改變臉色,不講一點情義。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四回:“好小子,翻臉無情,這等可惡。”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黃宗漢一聽他識竅,立刻就端茶送客,真個翻臉無情,想想也不免寒心。”
【第75句】:蝶意鶯情[dié yì yīng qíng]
【解釋】比喻愛戀春色的情意。
【出處】明·陳霆《渚山堂詞話》卷三:“[張靖之]《念奴嬌》云:'清明天氣,嘆三分春色,二分僝驟,蝶意鶯情留戀處,還在余花剩柳。’”
【第76句】:動之以情[dòng zhī yǐ qíng]
【解釋】用感情來打動他的心。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隨便他如何導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個只是不肯松口。”
【示例】我們對他采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方式。
【第77句】:遁天倍情[dùn tiān bèi qíng]
【解釋】指違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說,違背天性與真情。倍,通“背”。
【出處】《莊子·養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示例】棄惇德而染澆風,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其不漸摩而與漢物化者寡矣。 ——嚴復《原強》
【第78句】:寄興寓情[jì xìng yù qíng]
【解釋】寄:寄托;寓:含;興:興致。指作品中寄托飽含了作者的興致與情懷。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示例】古人的詩賦也不過都是寄興寓情,要等見了做,如今也沒這些詩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第79句】:體物緣情[tǐ wù yuán qíng]
【解釋】指詩賦的狀物與抒情。
【出處】語出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示例】宋·潘若同《郡閣雅言·李遠》:“李遠體物緣情,皆謂臻妙。”
【第80句】:難以為情[nán yǐ wéi qíng]
【解釋】指情面上過不去。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職’,未免叫不出口,難以為情。”
【示例】在唐紹怡,也覺得萬里迢迢,空手而歸,未免難以為情。 ——高陽《慈禧全傳》一○六
【第81句】:葭莩之情[jiā fú zhī qíng]
【解釋】葭莩:葦桿里的薄膜。指親戚間的感情。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葭莩之情,愛何待言。”
【示例】誰都會有葭莩之情的。
【第82句】:佇結之情[zhù jié zhī qíng]
【解釋】佇:長久地站著;結:企望之情郁積。指極為深沉的思念之情。
【出處】《資治通鑒·晉紀·孝宗永和七年》:“相與鄉里,隔絕日久,會遇甚難。時事利害,人各有心,非所論也。愿單出一相見,以寫佇結之情。”
【第83句】:厚貌深情[hòu mào shēn qíng]
【解釋】外貌厚道,內心不可捉摸。
【出處】《莊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
【示例】然民偽日滋,厚貌深情,其變午狀,昭明者十之六七,兩可難決亦十而二三也。 ——明·海瑞《興革條例·刑屬·疑獄》
【第84句】:賣弄風情[mài nòng fēng qíng]
【解釋】故意裝出嬌媚的姿態誘惑人。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又見金鐘兒不住的賣弄風情,將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無一點照應到自己,那里還坐得住?”
【示例】他決不要娶一個賣弄風情的輕佻女子為妻。
【第85句】:難乎為情[nán hū wéi qíng]
【解釋】指情面上過不去。同“難以為情”。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絳妃》:“斯時也,傷春者有難乎為情之怨,尋勝者作無可奈何之歌。”
【示例】我自己覺得有點難乎為情。 ——郭沫若《南京印象》
【第86句】:筆下留情[bǐ xià liú qíng]
【解釋】指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示例】記者同志,請筆下留情。
【第87句】:入理切情[rù lǐ qiē qíng]
【解釋】指合乎道理,切合實情。
【出處】清·惲敬《與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攜游屐,是以逸情遠興,蒼莽而來,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暢也。”
【第88句】:世故人情[shì gù rén qíng]
【解釋】為人處世的道理。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二:“可惜你滿腹文章,看不出人情世故。”
【第89句】:王法無情[wáng fǎ wú qíng]
【解釋】王法:封建時代稱國家法律。國家的法律是不講情面的。
【出處】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這兩個都不待秋后取決,才見的官府內王法無情。”
【示例】王法無情,地獄難免,十余年戒行,一旦成灰,徒貽話靶。 ——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八回
【第90句】:適性任情[shì xìng rèn qíng]
【解釋】指順適性情。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
【第91句】:毫不留情[háo bù liú qíng]
【解釋】指人絲毫不給別人留情面。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6回:“惱的是這個狗官不知聽了誰的唆使,毫不留情。”
【示例】他毫不留情地開除了她。
【第92句】:反臉無情[fān liǎn wú qíng]
【解釋】形容翻臉不認人,不講情誼。
【出處】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但自日俄戰爭結束后,它就反臉無情,和清朝反動政府勾結起來。”
【示例】誰也沒想到他會這么快就反臉無情。
【第93句】:觸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
【解釋】受到眼前景物的觸動,引起聯想,產生某種感情。
【出處】元·無名氏《閨怨》曲:“風,吹滅殘燈,不由的見景生情,傷心。”
【示例】人在觸景生情的時候,能聯想起很多往事。
【第94句】:患難見真情[huàn nàn jiàn zhēn qíng]
【解釋】只有經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出處】鄧小平《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患難見真情。”
【第95句】:萬物之情[wàn wù zhī qíng]
【解釋】所有事物的情狀。
【出處】《莊子·秋水》:“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也。”
【示例】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于前。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八十三
【第96句】:撫景傷情[fǔ jǐng shāng qíng]
【解釋】接觸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傷痛。
【出處】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三折:“登高望遠,人人懷故國之悲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
【第97句】:泣荊之情[qì jīng zhī qíng]
【解釋】比喻人留戀舊物,緬懷往事。
【出處】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跋·山谷字》:“魯女有遺荊釵而泣者,路人笑之曰:'以荊為釵易辦,女乃泣何也?’女以手掠發曰:'非以其難致也,以其故舊耳。’予所以玩之者,實鐘魯女泣荊之情。”
【第98句】:不近人情[bù jìn rén qíng]
【解釋】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處】《莊子·逍遙游》:“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示例】大人先問自己真情怎樣?還說我恐嚇,實太過不近人情。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十二回
【第99句】:風俗人情[fēng sú rén qíng]
【解釋】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出處】唐·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
【示例】她問他關于日本的風俗人情。 ——巴金《霧》
100、楚囊之情[chǔ náng zhī qíng]
【解釋】指愛國之情。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君子謂子囊忠……將死,不忘衛社稷,可不謂忠乎!”
【示例】公臨危審正,載惟話言,楚囊之情,惟幾而彌固。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10【第1句】:圣人忘情[shèng rén wàng qíng]
【解釋】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圣人不為感情所動。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10【第2句】:太上忘情[tài shàng wàng qíng]
【解釋】太上:指圣人。圣人不為情感所動。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示例】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清·林覺民《與妻書》
10【第3句】:法不徇情[fǎ bù xùn qíng]
【解釋】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10【第4句】:一切有情[yī qiè yǒu qíng]
【解釋】佛教指一切眾生。
【出處】《大般若經》卷五百七十八:“一切有情無所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
【示例】父母女間的相互的情愛都是天生的。不但人類如此,一切有情莫不皆然。 ——梁實秋《雅舍散文二集·父母的愛》
10【第5句】:善體下情[shàn tǐ xià qíng]
【解釋】體:體貼;下:下屬。善于體察下屬的冷暖。形容關心下級。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一時清議,謂坐視非理者,亦百不一二,謂善體下情者,亦十恒八九也。”
10【第6句】:睹物傷情[dǔ wù shāng qíng]
【解釋】看到東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傷感動情。形容深切的懷念。睹:看見。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今雖年久,尚然記憶。睹物傷情,不覺哀泣。”
【示例】文隱看了,不覺睹物傷情,一時觸動自己心事,更覺凄愴不已。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7回
10【第7句】:任性恣情[rèn xìng zì qíng]
【解釋】任、恣:放縱。放縱自己的性情,一點約束都沒有。
【出處】晉·戴逵《釋能生存論》:“任性恣情,肆行暴虐。”
【示例】近來仗著祖母溺愛,父母亦不能十分嚴緊拘管,更覺放蕩弛縱,任性恣情,最不喜務正。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九回
10【第8句】:懷鄉之情[huái xiāng zhī qíng]
【解釋】懷:懷念;鄉: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示例】次日譚紹聞上碧草軒用功,智周萬說了懷鄉之情,回家一望,改日仍來。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六回
10【第9句】:兒女私情[ér nǔ sī qíng]
【解釋】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
【示例】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1【第10句】:脈脈含情[mò mò hán qíng]
【解釋】脈脈:兩眼凝神,要向別人訴說心曲的樣子。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動默然地表達情意。
【出處】明·劉基《尉遲杯·水仙花》:“空將淚滴珠璣,脈脈含情無語。”
【示例】給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坐在他身邊的凳子上一聲不響,脈脈含情地望著他。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2章
1【第11句】:故人之情[gù rén zhī qíng]
【解釋】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間的感情。
【出處】唐·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示例】與公共事先帝,獨無故人之情乎? ——《新五代史·漢臣傳》
1【第12句】:揆理度情[kuí lǐ duó qíng]
【解釋】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
【出處】明·劉若愚《酌中志·遼左棄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1【第13句】:鐵面無情[tiě miàn wú qíng]
【解釋】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若要我與陳州百姓除了這害呵,則除是包龍圖,那個鐵面沒人情。”
【示例】奔逃無路,眾和尚葫蘆爆碎似椰瓢,叫殺連天,眾好漢鐵面無情如黑煞。 ——有·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十五回
1【第14句】:知義多情[zhī yì duō qíng]
【解釋】義:情義;情:感情。重義氣,有感情。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誰知那張家父母如此愛勢貪財,卻養了一個知義多情的女兒,聞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條麻繩悄悄的自縊了。”
1【第15句】:漠不關情[mò bù guān qíng]
【解釋】漠:冷淡。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出處】清·林則徐《請定鄉試……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與多士何異?乃于落卷漠不關情,設身處地,于心何忍?”
1【第16句】:骨肉之情[gǔ ròu zhī qíng]
【解釋】情:感情,情誼。像骨頭和肉那樣親密的的情誼。指親人間的深厚感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孤亦何不待卿以骨肉之情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示例】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惻鳴咽。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
1【第17句】:俯順輿情[fǔ shùn yú qíng]
【解釋】順從民意,照輿論來行事。
1【第18句】:似水柔情[sì shuǐ róu qíng]
【解釋】柔:溫柔。溫柔的情感象水一樣。形容男女之間情思纏綿不斷。
【出處】宋·秦觀《鵲橋仙》詞:“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1【第19句】:首丘之情[shǒu qiū zhī qíng]
【解釋】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示例】無以自別于世,不勝狐死首丘之情,營魂識路之懷。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寇榮傳》
1【第20句】:手下留情[shǒu xià liú qíng]
【解釋】下手的時候留點情面。比喻處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出處】《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擊倒,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示例】請手下留情,不要扼殺新生力量。
1【第21句】:觸景傷情[chù jǐng shāng qíng]
【解釋】被眼前的景物所觸動而引起傷感。傷:悲哀。
【出處】被眼前的景物所觸動而引起傷感。傷:悲哀。
【示例】他來到這里,觸景傷情,已經默然用指頭抹了幾回眼淚。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八章
1【第22句】:假意虛情[jiǎ yì xū qíng]
【解釋】虛:假。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回:“大圣假意虛情,相陪相笑,沒奈何,也與他相倚相偎。”
【示例】秋谷看了暗中好笑,想他們堂子里頭的妓女慣會做出一番的假意虛情。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十一回
1【第23句】:空頭人情[kōng tóu rén qíng]
【解釋】虛假的情意。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道:'罷,罷!這空頭人情我不領;你不盤察我,就夠了。’”
【示例】你的空頭人情我領了。
1【第24句】:略跡原情[lüè jì yuán qíng]
【解釋】撇開事實不談,從情理上原諒。
【出處】明·張煌言《答趙安撫書》:“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跡而原其心;感其誠而哀其遇。”
【示例】萬一幸而遇著寬厚的道德家,有時也可以略跡原情,許他一個烈字。 ——魯迅《墳·我的節烈觀》
1【第25句】:曖昧之情[ài mèi zhī qíng]
【解釋】行為不光明,內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曖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示例】而孤男寡女并外一室,不無曖昧之情。 ——清·明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五回
1【第26句】:望影揣情[wàng yǐng chuāi qíng]
【解釋】指觀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測知其實質。
1【第27句】:自作多情[zì zuò duō qíng]
【解釋】自以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出處】王朔《浮出海面》:“你別老那么自作多情,以為我對你多戀戀不舍似的。”
【示例】她這樣做是自作多情。
1【第28句】:不念舊情[bù niàn jiù qíng]
【解釋】指人原則性強,不記掛過去的情義。
【出處】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否則我上臺后可不念舊情,就算你們跪下來求我,我起碼也得把你們送進集中營。”
【示例】諸葛亮不念舊情,揮淚斬馬謖。
1【第29句】:兒女之情[ér nǔ zhī qíng]
【解釋】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
【示例】今為兒女之情,一時不能自禁,猖狂至此。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滿少卿饑附飽飏》
1【第30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
【解釋】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出處】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第31句】:眉眼傳情[méi yǎn chuán qíng]
【解釋】用眼色傳遞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間。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
【示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面孔雖然生得肥胖,卻是眉眼傳情,異常流動。”
1【第32句】:水火無情[shuǐ huǒ wú qíng]
【解釋】指水和火是不講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災禍。
【出處】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鳴,正是外合里應,教智伯才知水火無情。”
【示例】水火無情,我們都應該提高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