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碩”的成語(24個)
本文整理了碩果僅存、博碩肥腯等含“碩”的成語24個,其中“碩”開頭的成語8個,“碩”在中間的成語1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碩”開頭的成語【第1句】:碩果僅存[shuò guǒ jǐn cún]
【解釋】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時間的推移,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
【出處】《易·剝》:“上九,碩果不食。”
【示例】我只得隨手把這個碩果僅存的銀角子交給他們。 ——鄒韜奮《經(jīng)歷·再被羈押》
【第2句】:碩大無朋[shuò dà wú péng]
【解釋】碩:大;朋:比。大得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形容極大。
【出處】《詩經(jīng)·唐風(fēng)·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示例】這只南瓜重達200余斤,真是碩大無朋。
【第3句】:碩果獨存[shuò guǒ dú cún]
【解釋】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時間的推移,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
【出處】《周易·剝》:“上九,碩果不食。”
【示例】今則曾未須臾,而生死聚敬,升沉顯晦之變不可勝窮,而彭子獲以碩果獨存,豈非天哉。 ——清·侯方域《彭容園文序》
【第4句】:碩望宿德[shuò wàng xiǔ dé]
【解釋】猶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處】明·宋濂《送用明上人還四明序》:“凈覺大師以碩望宿德為釋子所宗,亦以上人為法器,俾出世于菩提律奪。”
【第5句】:碩大無比[shuò dà wú bǐ]
【解釋】形容極大。同“碩大無朋”。
【出處】曹禺《日出》第一幕:“下面的褲子也碩大無比,褲管總在地上磨擦著。”
【第6句】:碩學(xué)通儒[shuò xué tōng rú]
【解釋】儒:指讀書人。學(xué)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xué)者。
【出處】《后漢書·杜林傳》:“博洽多聞,時稱通儒。”《南史·顧越傳》:“弱冠游學(xué)都下,通儒碩學(xué),必造門質(zhì)疑,討論無倦。”
【第7句】:碩果累累[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釋】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jié)的大的果實特別多。也比喻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相當(dāng)多。
【示例】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
【第8句】:碩彥名儒[shuò yàn míng rú]
【解釋】碩:大;彥:有才學(xué)的人;名:有名聲的;儒:讀書人。指非常有名氣的大學(xué)者。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結(jié)多少碩彥名儒;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韋帶。”
“碩”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博碩肥腯[bó shuò féi tú]
【解釋】博碩:形狀大;腯:音'途’,肥壯。指六畜肥壯。
【出處】《左傳·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途。’”
【示例】家有水牛一,博碩肥途,愛之特甚。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第2句】:耆儒碩德[qí rú shuò dé]
【解釋】耆:六十歲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出處】漢·揚雄《劇秦美新》:“是以耆儒碩老搶其書而遠遜。”唐·張九齡《論教皇太子狀》:“必使耆儒碩德,為之師保。”
【示例】耆儒碩德奇材異能之士,茅拔茹連致無虛月,逮今三十年閑。 ——元·釋念常《佛祖通載》卷二十一
【第3句】:豐功碩德[fēng gōng shuò dé]
【解釋】巨大的功勛,隆盛的德澤。同“豐功茂德”。
【出處】元·王惲《淇州創(chuàng)建故周府君祠碑銘》:“其豐功碩德,具載墓碑,茲不復(fù)云。”
【示例】我燕趙豐功碩德及巖穴獨行之士,接踵相望。 ——清·申涵《畿輔先賢詩序》
【第4句】:支葉碩茂[zhī yè shuò mào]
【解釋】支:同“枝”;碩:大;茂:茂盛。枝葉大而茂密。比喻子孫繁衍,家族興旺。
【出處】《漢書·敘傳下》:“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葉碩茂。”
【第5句】:耆儒碩老[qí rú shuò lǎo]
【解釋】年高德劭的儒者。
【出處】漢·揚雄《劇秦美新》:“是以耆儒碩老搶其書而遠遜。”
【第6句】:鴻儒碩輔[hóng rú shuò fǔ]
【解釋】學(xué)識淵博的學(xué)者,功勛卓著的臣士。
【示例】鴻儒碩輔對朝廷的貢獻不可忽視。
【第7句】:名臣碩老[míng chén shuò lǎo]
【解釋】碩:大;老:對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稱。指有名望的大臣。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序》:“夫國家二百年來,名臣碩老,強半出自玉堂精選。”
【第8句】:枝葉碩茂[zhī yè shuò mào]
【解釋】碩:大;茂:茂盛。枝葉大而茂密。比喻子孫繁衍,家族興旺。
【出處】《漢書·敘傳下》:“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葉碩茂。”
【第9句】:耆儒碩望[qí rú shuò wàng]
【解釋】耆:六十歲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出處】漢·揚雄《劇秦美新》:“是以耆儒碩老搶其書而遠遜。”
【示例】四曰翰苑亦頌阿合馬功德,宜博訪南北耆儒碩望,以重此選。 ——《元史·崔彧傳》
【第10句】:鴻儒碩學(xué)[hóng rú shuò xué]
【解釋】鴻儒:大儒;碩學(xué):有很多學(xué)問的人。泛指學(xué)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xué)者。
【出處】《晉書·儒林傳序》:“朝多君子,鴻儒碩學(xué),無乏于時。”
【示例】考試之法,政府先聘鴻儒碩學(xué),諳練政事者,以為考官。 ——章炳麟《與章行嚴(yán)論改革國會書》
【第11句】:耆年碩德[qí nián shuò dé]
【解釋】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指年高。指年老而德高望眾。
【出處】《晉書·苻生載記》:“耆年碩德,德侔尚父。”
【示例】至于統(tǒng)一進行,如何公開會議,如何確定制度,當(dāng)由全國之耆年碩德,政治名流,共同討論。 ——蔡東蕃、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三一回
【第12句】:耆德碩老[qí dé shuò lǎo]
【解釋】盛德高年的人。
【出處】唐·李翱《卓異記·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帶平章之號,然非耆德碩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第13句】:宏儒碩學(xué)[hóng rú shuò xué]
【解釋】指學(xué)問淵博的人。
【示例】像孫老先生那樣宏儒碩學(xué)的人,在學(xué)術(shù)界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第14句】:通才碩學(xué)[tōng cái shuò xué]
【解釋】學(xué)識通達淵博的人。
【出處】鄭觀應(yīng)《致家塾潘教習(xí)論朱星源十大學(xué)書》:“一般自命開通之學(xué)生,粗得西學(xué)皮毛,輒滿口名詞,自詡為通才碩學(xué)……有不可一世之概。”
【第15句】:高才碩學(xué)[gāo cái shuò xué]
【解釋】高才:才能杰出;碩學(xué):學(xué)識淵博。才能高超,學(xué)識淵博。
【出處】《抱樸子·辨問》:“且夫周孔,蓋是高才大學(xué)之深遠者耳。”
【示例】高才碩學(xué),猶滯草萊。 ——唐·李綱《諫高祖不以伶人為近侍疏》
【第16句】:通儒碩學(xué)[tōng rú shuò xué]
【解釋】猶言通儒達士。指知識淵博、明智達理的學(xué)者。
【出處】《南史·賀瑒傳》:“通儒碩學(xué),復(fù)見賀生。今且還城,尋當(dāng)相屈。”又《儒林傳·顧越》:“弱冠游學(xué)都下,通儒碩學(xué),必造門質(zhì)疑,計論無倦。”
【示例】《儒林傳·顧越》:“弱冠游學(xué)部下,通儒碩學(xué),必造門質(zhì)疑,討論無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