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鞋的近義詞
[mark_b]
麻鞋的相關詞: 麻姑、麻亂、麻衣、麻桿、麻布、麻櫟、麻紗、麻木、麻面、麻尾
[/mark_b]
麻鞋的意思:麻編的鞋。
麻鞋的拼音:[ má xié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麻風: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通過直接與患者長期接觸傳染。主要癥狀是局部皮膚麻木、變厚,毛發眉須脫落,手指、腳趾變形等。
【第2句】:麻亂:紛繁雜亂;混亂。
【第3句】:麻面:〈方〉麻臉。
【第4句】:麻紗:【第1句】:用麻的細纖維紡成的紗。
【第5句】:麻煙:煙名。舊時的一種麻醉毒品。
【第6句】:麻衣:(1)指喪服,大祥后之服。《禮記·間傳》:“又期而大祥,素縞,麻衣。”(2)指古代的常用服裝。李山甫詩:“麻衣盡舉一雙手,桂樹只生三十枝。”(3)指布衣;赴試舉子的衣服。也用作舉子的代稱。王定保《唐摭言·與恩地舊交》:“劉虛白與太平裴公早同硯席。及公主文,虛白猶是舉子。”古代的常服,即“深衣”。古代讀書求官的士人一般都穿麻衣,表示尊貴。所以黃裳成了將做君主的“太子”的別稱。《詩·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鄭玄箋:“麻衣,深衣。諸侯之朝朝服,朝夕則深衣也。”參見“深衣”。
【第7句】:麻黃: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枝木質化,呈小灌木狀,多分支,莖節明顯,葉退化成片狀。全草入藥,可提取麻黃素,有發汗、止喘等作用。
【第8句】:麻姑:【第1句】:神話中仙女名。傳說 東漢 桓帝 時曾應仙人 王遠(字 方平)召,降于 蔡經 家,為一美麗女子,年可十八九歲,手纖長似鳥瓜。蔡經 見之,心中念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 知 經 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麻姑 自云:“接侍以來,已見 東海 三為桑田。”又能擲米成珠,為種種變化之術。事見 晉 葛洪《神仙傳》。唐 李白《短歌行》:“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麻姑 垂兩鬢,一半已成霜。”宋 司馬光《昌言有詠石發詩三章強為三詩以繼其后》之二:“金闕銀城仙客居,欲傳消息問 麻姑。”《水滸傳》第二四回:“軟語調和,女似 麻姑 能動念。”清 秋瑾《東風第一枝·雪珠》詞:“笑幻奇手擲 麻姑,故弄眼光疑眩。”
【第9句】:麻醉:【第1句】:用藥物、針刺或其他方法使全身或局部暫時失去知覺或產生鎮痛作用,以便進行外科手術或其他治療。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復合麻醉等。
【第10句】:麻櫟: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邊緣像鋸齒,堅果卵圓形。葉子是柞蠶的飼料,木材可用來做枕木、制家具等。也叫櫟、橡樹。
【第11句】:麻桿:亦作“麻稈”。麻的莖。
【第12句】:麻油:芝麻油。
【第13句】:麻利:麻利,常見于口語、陜西關中方言,指迅速敏捷,快速干練。拼音:málì,注音:ㄇㄚˊㄌㄧˋ
【第14句】:麻布:用麻織成的布,多用來做襯布或包裝物品。細麻布叫夏布,可以做衣料。
【第15句】:麻尾:詔書的末尾。
麻鞋造句:
【第1句】:從舟上先跳下兩名漢子,正是涂風和越勾兩人,然后船篷中又鉆出一個中年人,布衣麻鞋,正是談?l。
麻鞋的詩句:
【第1句】:麻鞋奔走杜陵翁《誦少陵詩集》
【第2句】:腳踏無底麻鞋《偈十六首》
【第3句】:麻鞋獨入林《獨往》
【第4句】:小試麻鞋路半乾《和舒波社日清明》
【第5句】:反著麻鞋過短門《頌古五十七首》
【第6句】:麻鞋徑入朝冕旒《贈黃道士還九宮山》
【第7句】:麻鞋短后隨獵夫《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用元韻答之》
【第8句】:而相軟麻鞋《小齋睡起》
【第9句】:麻鞋直上黃金殿《悼楚石和尚詩(三首)》
【第10句】:布衫麻鞋驚市人《醉歌贈鄒孝忠》
【第11句】:烏帽麻鞋見天子《讀放翁劍南集》
【第12句】:又著麻鞋走四方《太息》
【第13句】:半歲履麻鞋《嘲許子儒》
【第14句】:亦合麻鞋見天子《送趙令赴江陵》
【第15句】:布衣麻鞋《沁園春·剝啄誰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