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相的近義詞
[mark_b]
皮相的近義詞: 概況、表面、外表、外貌、輪廓
[/mark_b]
皮相的意思:指只從表面看到的;不深入:~之談。
皮相的拼音:[ pí xià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皮層:生物體組織表面的一層:植物莖的~。
【第2句】:皮輥:紡紗機牽引裝置的主要零件之一.它的中心是一根鋼輥,外包皮革或人造橡膠等。
【第3句】:皮的:常見漢字,生物學上意為動物或植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皮層組織,廣義指表面。皮也是一種中國的姓氏。
【第4句】:概況:讀音gàikuàng屬于現代詞匯比如:學校概況,就是學校的占地面積、歷史、得過什么獎、有什么建筑等這些比較淺層、一目了然的情況。而不會說有哪些老師、學生情況之類繁瑣的問題。
【第5句】:輪廓:輪廓,指邊緣;物體的外周或圖形的外框。引申為事情的概略。語出《后漢書·董卓傳》:“又線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
【第6句】:表面:表面是指固體表層一個或數個原子層的區域。由于表面粒子(分子或原子)沒有鄰居粒子,使其物理性和化學性與固體內部明顯不同。
【第7句】:外貌:外貌最常用于描述人的外表,容貌。
【第8句】:皮鞭:【第1句】:原料皮或編條革制的粗鞭。
【第9句】:皮實:【第1句】:身體結實,不易得病:這孩子真~,從來沒鬧過病。
【第10句】:外表:外表wàibiǎo,外部形象、表面、邊境。
【第11句】:皮囊:【出處】:《晉書·劉聰載記》:“約歸,置皮囊於機上,俄而蘇。”
【第12句】:皮相:指只從表面看到的;不深入:~之談。
【第13句】:皮革:皮革是經脫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質纖維在三維空間緊密編織構成的,其表面有一種特殊的粒面層,具有自然的粒紋和光澤,手感舒適。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一些植物的汁液或礦物油對皮革具有一定的鞣性,原料皮通過汁液的浸泡,更具有透氣性,防腐性。從而使板質具有柔軟、抗撕裂性、耐曲折性等物化性能。這個時期的皮才真正具備了革制品的特性。而這種汁液我們稱之為鞣劑。制革業發展到上個世紀中期形成穩定的鞣劑大致分為以下三類:1.植物鞣劑:主要有栲膠,用于工業用革或底革。2.礦物鞣劑:主要有鉻鹽、鋁鹽,用于各種民用革。如服裝等。3.有機鞣劑:主要有甲醛、戊二醛等,用于毛皮裘皮及各類細雜皮。
【第14句】:皮草:指裘皮及裘皮制品:優質~。~時裝。
【第15句】:皮帶:皮帶,指皮質的腰帶。目前國際社會提倡環保,所以以PU皮帶最流行,真皮皮帶市場上越來越少。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皮帶出口國。出口至歐盟和美國的皮帶必須達到嚴格的環保無毒標準。當前流行的皮革腰帶為漸寬漸長式樣的,并且一頭寬,一頭窄,寬的地方可達12厘米多,有閃亮的金屬紐裝飾,顏色多樣化,如大紅、湖藍、魏紫、鵝黃、乳白等。
皮相造句:
【第1句】:她從來沒有想到過與削土豆皮相聯系會有這種小小的歪念頭。
【第2句】:種阜:外種皮延伸所形成的結構,與假種皮相似但通常小于假種皮。
【第3句】:造句網http://www.semjishu.com/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第4句】: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馮夢龍
【第5句】:許多人看到他對新舊兩派都批而評之,因而在兩派都受不待見,而且加以打擊迫害,以為這是文人不懂政治的命運悲哀,那也是皮相之見。
【第6句】:今之書法,唯線條美,亦不為謬,然若輕點劃,實皮相之見。
【第7句】:這樣戰爭很難避免,至于文章說是導火線之類是皮相之談。
【第8句】:俗人求于皮相,俗人無學或淺學也。
【第9句】:美人骨,世間罕見。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然,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墨寶非寶
【第10句】:周生辰。同樣的名字,在那個歷史時間里,就應該是如此的樣子。不是皮相,而是風骨。墨寶非寶
【第11句】:其實,這只是讀不懂中國文化的皮相之談。
【第12句】:世人多只執迷于皮相,宣稱自己有多么喜歡,也自以為真的喜歡,但真看到實質,卻是一觸既逃,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
【第13句】:結果尋常疣及脂溢性角化病的CD達方式與正常表皮相同。
【第14句】:最后,沈志偉將脫完骨的鴨子放在案板上,整只鴨子皮相完好,沒有一處刀口破裂痕跡。
【第15句】:這個講題雖是冠冕堂皇,可是其論點和論據卻只是皮相之談。
皮相的詩句:
【第1句】:一日皮相離《金剛隨機無盡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第2句】:龍皮相排戛《春歸昌谷》
【第3句】:子勿工皮相《贈相干蔡槐》
【第4句】:原來皮相寄存之《挫骨揚灰辭》
【第5句】:目皮相處應難識《贈韓侍禁》
【第6句】:苔痕還繞榴皮相《題群仙圖》
【第7句】:仍冠竹皮相爾汝《題高皇過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