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肚”的成語(38個)
本文整理了肚束三篾、牽腸掛肚、宰相肚里能行船等含“肚”的成語38個,其中“肚”開頭的成語5個,“肚”結尾的成語17個,“肚”在中間的成語1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肚”開頭的成語【第1句】:肚束三篾[dù shù sān miè]
【解釋】篾:薄竹片,可編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條勒住肚子。指勒緊腰帶。比喻忍受饑餓,安于貧困。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藥山維儼禪師》:“子之所得,可謂協于心體,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將三條篾束取肚皮,隨處住山去。”
【第2句】:肚里生荊棘[dù lǐ shēng jīng jí]
【解釋】肚子里面生出荊棘。比喻心藏惡意或產生憎惡的情緒。
【出處】唐·孟郊《擇友》:“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面結口頭交,肚里生荊棘。”
【第3句】:肚里打稿[dù lǐ dǎ gǎo]
【解釋】指心里暗算計,心里打算盤。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五:“誰知桂遷自見了施小官人之后,卻也腹中打稿,要厚贈他母子回去。”
【示例】王小二雖說秦客人住著好,肚里打稿:見那幾件行李,值不多銀子,有一匹馬,又是張口貨。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回
【第4句】:肚里淚下[dù lǐ lèi xià]
【解釋】眼淚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說不出。
【出處】宋·葉紹翁《四朝見聞錄》:“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淚下。”
【示例】他只好在家肚里淚下,忍氣吞聲了。
【第5句】:肚里蛔蟲[dù lǐ huí chóng]
【解釋】蛔蟲因寄生在人的腸胃中,故用以比喻對別人的心里活動知道得十分清楚。
【示例】她號稱他的肚里蛔蟲,他的一舉一動都不能瞞過她。
“肚”結尾的成語【第1句】:牽腸掛肚[qiān cháng guà dù]
【解釋】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可怎生將俺孩兒一時勾去,害的俺張善友牽腸割肚。”
【示例】人家牽腸掛肚的等著,你且高樂去!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六回
【第2句】:雞腸狗肚[jī cháng gǒu dù]
【解釋】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出處】清·陶貞懷《天雨花》第二回:“據你這淫婦的雞腸狗肚,容不得人,把兒媳都逼了出門。”
【示例】你那雞腸狗肚能容人嗎?
【第3句】:挺胸凸肚[tǐng xiōng tū dù]
【解釋】凸:凸出。挺著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壯力強,神氣活現的樣子。也可形容仗勢傲物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史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
【示例】早進來了怒目橫眉、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
【第4句】:雀兒腸肚[què ér cháng dù]
【解釋】雀兒:麻雀;肚:胃。形容人氣量很小。
【出處】宋·陳師道《后山談叢》:“曹武肅王密奏曰:'孟昶王蜀三十年,而蜀道千余里,請擒孟氏而赦其臣以防變。’太祖批其后曰:'你好雀兒腸肚。’”
【第5句】:熬腸刮肚[áo cháng guā dù]
【解釋】指從事飲食方面盡力節儉。
【出處】陳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鍋碗一擔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戶,靠兩只手苦,可憐,熬腸刮肚的買了這幾畝田。”
【第6句】:翻腸攪肚[fān cháng jiǎo dù]
【解釋】形容內心極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出處】楊朔《雪花飄飄》:“不過也怪,自從部隊逼近下花園,百歲忽然翻腸攪肚的想念起爹爹來了。”
【示例】在他正翻腸攪肚久久沉思的當兒,聽見梁永生又叫了一聲'秦大哥’。 ——郭澄清《大刀記》第二章
【第7句】:懸腸掛肚[xuán cháng guà dù]
【解釋】形容掛念之深切。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小可兄弟,只為父親這一事,懸腸掛肚,坐臥不安,不由宋江不來取。”
【示例】她的外出讓我懸腸掛肚。
【第8句】:搜腸刮肚[sōu cháng guā dù]
【解釋】比喻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出處】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只覺得口內生煙。”
【示例】似這作文,搜腸刮肚,可待寫上什么? ——清·蒲松齡《逃學傳》
【第9句】:翻腸倒肚[fān cháng dǎo dù]
【解釋】苦思苦想,搜索枯腸。
【示例】她翻腸倒肚,十分難受。
【第10句】:撐腸拄肚[chēng cháng zhǔ dù]
【解釋】腹中飽滿。比喻容受很多。
【出處】唐·盧仝《月蝕詩》:“撐腸拄肚礌傀如山丘,自可飽死更不偷。”
【示例】如吃物事相似,將甚么雜物事,不是時節,一頓都吃了,便被他撐腸拄肚,沒奈何他。 ——《朱子語類》卷十一
【第11句】:摳心挖肚[kōu xīn wā dù]
【解釋】把心肚挖出來。形容費心思索。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日吃過了晚膳,就靠在煙榻上,摳心挖肚的足足擬了一夜的條陳稿子,還沒有擬好。”
【第12句】:挺胸疊肚[tǐng xiōng dié dù]
【解釋】挺著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壯力強,神氣活現的樣子。也可形容仗勢傲物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史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
【第13句】:傾腸倒肚[qīng cháng dào dǔ]
【解釋】比喻把心里的話全都講出來。
【出處】《朱子語錄》:“圣人肚腸,更無許多廉纖纏繞,絲來線去。”
【第14句】:牽腸割肚[qiān cháng gē dù]
【解釋】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內心悲痛如刀割。
【出處】元·白樸《小石調·惱煞人》曲:“為憶小卿,牽腸割肚,凄惶悄然無底末。”
【示例】二哥活受地獄……三哥打得更毒,老身牽腸割肚。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
【第15句】:牽心掛肚[qiān xīn guà dù]
【解釋】牽:拉。形容非常掛念,放心不下。
【示例】你真讓我牽心掛肚。
【第16句】:挺胸突肚[tǐng xiōng tū dù]
【解釋】突:凸出。挺起肚皮,形容威武雄壯而傲慢的樣子。
【示例】忽然進來了怒目橫眉、挺胸突肚的一群人。
【第17句】:將胸比肚[jiāng xiōng bǐ dù]
【解釋】猶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偕亡》:“勸你自發良心將胸比肚。”
“肚”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宰相肚里能行船[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
【解釋】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寬大,有涵養。
【出處】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見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第2句】:一肚子壞水[yī dǔ zǐ huài shuǐ]
【解釋】指人心腸很壞。
【出處】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能拉攏,不能得罪。”
【示例】他這個人一肚子壞水,不值得相信。
【第3句】:宰相肚里好撐船[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解釋】諛人肚量大。
【出處】明·葉盛《水東日記·楊大理詩謔》:“蓋諺有之'宰相肚里好撐船’。”
【示例】'宰相肚里好撐船’,我們恢恢大度,又有什么不好敬陪一笑的呢? ——石習之《三個好觀眾》
【第4句】:兜肚連腸[dōu dǔ lián cháng]
【解釋】兜:圍繞,引申為包括;肚:指動物的胃。包括肚子連同腸子。比喻全部東西一起處理。
【出處】魯迅《狂人日記》:“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第5句】:跑肚拉稀[pǎo dù lā xī]
【解釋】瀉肚,拉肚子。
【示例】初到南方就開始跑肚拉稀。
【第6句】:眼飽肚饑[yǎn bǎo dù jī]
【解釋】眼睛看個夠,肚子依然餓得慌。比喻只能飽飽眼福,不解決實際問題。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那孫家里擺的好席面,只是我劉封沒造化,單只看的一看,做了眼飽肚中饑哩。”
【示例】若只如此空砑光,眼飽肚饑,有何用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六
【第7句】:掛肚牽腸[guà dù qiān cháng]
【解釋】極言牽掛,掛念。
【出處】《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后》:“從別后……心兒里掛肚牽腸,廢寢忘食。”
【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2回:“怎怪他不掛肚牽腸。”
【第8句】:鼠肚雞腸[shǔ dù jī cháng]
【解釋】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出處】蕭乾《矮檐》:“婦人拍了拍那個小胸脯。'把這個放寬點,別鼠肚雞腸的。’”
【示例】我不喜歡與鼠肚雞腸的人打交道。
【第9句】:掛肚牽心[guà dù qiān xīn]
【解釋】牽:牽掛。形容憂慮不安的心情。
【出處】元·王元鼎《雁傳書》:“從今,再不去夢里搜尋,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掛肚牽心。”
【第10句】:滿肚疑團[mǎn dù yí tuán]
【解釋】疑團:弄不清的問題。形容心里充滿了疑問。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示例】她沒有辦法來解決這滿肚疑團。
【第11句】:眼饞肚飽[yǎn chán dù bǎo]
【解釋】形容人貪得無厭。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往蘇州走了一趟回來,也該見點世面了,還是這幺眼饞肚飽的。”
【第12句】:小肚雞腸[xiǎo dù jī cháng]
【解釋】比喻器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照顧大局。
【出處】劉紹棠《魚菱風景》二:“'正大,不要小肚雞腸……’吳鉤輕聲低語。”
【示例】你如此小肚雞腸,怎能成大事呢?
【第13句】:眼大肚小[yǎn dà dù xiǎo]
【解釋】比喻人眼光高,肚量小。
【示例】他眼大肚小,我們不必計較那么多。
【第14句】:割肚牽腸[gē dù qiān cháng]
【解釋】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離別,可憐是千里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義斷恩絕。”
【示例】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六而望;若知陣敗,必然割肚牽腸,眼中流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第15句】:宰相肚里行舟船[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解釋】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寬大,有涵養。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將軍額上跑下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這樣氣量窄,將來如何獨當一面,肩挑五岳,胸羅百川,統帥百萬大軍!”
【第16句】:人心隔肚皮[rén xīn gé dù pí]
【解釋】謂人的心思難以猜測。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休將心腹事,說與結交知!”
【示例】可是,人心隔肚皮,有些事兒,哪能想到呢。 ——端木蕻良《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