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湘(1757年2月13日 —1827年1月22日 ),字煥襄,號芷灣,廣東嘉應(yīng)州白渡鄉(xiāng)(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人。 清代大臣、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梅州八賢之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考中解元。嘉慶四年(1799年),進(jìn)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出任惠州豐湖書院和廣州粵秀書院主講,歷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總纂、四川及貴州鄉(xiāng)試主考官、曲靖廣南永昌三地知府,累遷湖北糧道。道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27年1月22日),逝世,終年七十一歲。宋湘文采風(fēng)流,詩書雙絕,為國為民做出卓越貢獻(xiàn),與姚德勝、丁日昌、丘逢甲、張弼士、李惠堂、黃遵憲、羅香林合稱“梅州八賢”, [ 被嘉慶帝贊為“嶺南第一才子”。詩作反映了清朝的社會現(xiàn)實、自然風(fēng)光以及內(nèi)心世界,是清代中葉嶺南三大詩家之一。 《清史稿· 列傳》中稱“粵詩惟湘為巨”。 宋湘善于書法,擅長草書,風(fēng)格浩方雄奇,代表作《伯牙琴臺題壁》《五別詩》,蒼勁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