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學自敘(沖決網羅)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仁學自敘(沖決網羅)

仁學自敘(沖決網羅)

譚嗣同

吾自少至壯,偏遭綱倫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瀕死累矣,而卒不死。由是益輕其生命,以為塊然軀殼,除利人之外,復何足惜。深念高望,私懷墨子摩頂放踵①之志矣。二三豪俊,亦時切亡教②之憂,吾則竊不謂然。何者·教無可亡也。教而亡,必其教之本不足存,亡亦何恨。教之至者,極其量不過亡其名耳,其實固莫能亡矣。名非圣人之所爭。圣人亦名也,圣人之名若姓皆名也。即吾之言仁言學,皆名也。名則無與于存亡,呼馬,馬應之可也;呼牛,牛應之可也;道在屎溺③,佛法是干屎橛④,無不可也。何者·皆名也,其實固莫能亡矣。惟有其實而不克既其實,使人反瞀⑤于名實之為苦。以吾之遭,置之婆娑世界中,猶海之一涓滴耳,其苦何可勝道。竊揣歷劫之下,度盡諸苦厄,或更語以今日此土之愚之弱之貧之一切苦,將笑為誑語而不復信,則何可不千一述之,為流涕哀號,強聒不舍⑥,以速其沖決網羅,留作券劑⑦耶·網羅重重,與虛空而無極。初當沖決利祿之網羅,次沖決俗學若考據,若詞章之網羅,次沖決全球群學之網羅,次沖決君主之網羅,次沖決倫常之網羅,次沖決天之網羅,次沖決全球群教之網羅,終將沖決佛法之網羅。然真能沖決,亦自無網羅;真無網羅,乃可言沖決。故沖決網羅者,即是未嘗沖決網羅。

作于1897年選自《仁學》

〔注釋〕 ①摩頂放踵:出自《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指墨子主張兼愛,磨禿頭頂,磨破腳跟,只要是對天下有利,一切都愿意做。 ②教:指儒教,即儒家思想體系。近代由于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傳統的儒家文化受到沖擊,有“亡國、亡種、亡教”的危險,針對于此,不少學者提出“保國、保種、保教”的思想。 ③道在屎溺:出自《莊子·知北游》。東郭子問莊子說:“所謂道究竟在什么地方·”莊子回答說:“道是無處不在的。”東郭子說:“一定要把道所在的具體地方講清楚才可以。”莊子回答了三個地方:“在螻蟻”、“在稊稗”、“在屎溺”。“道在屎溺”比喻道無所不在,即使是在最低賤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 ④干屎橛:指廁籌,即拭糞的小竹木片。佛家比喻至穢至賤之物。臨濟宗(禪宗)為打破凡夫之執情,并使其開悟,對問“佛者是何物”的人,都答以“干屎橛”。因屎橛原是擦拭不凈之物,非不凈則不用之,臨濟宗特提此最接近吾人之物,以教斥其專遠求佛而反不知清凈一己心田穢污之情形,并用以打破學人之執著。 ⑤瞀(mào):眼花,看不清。 ⑥強聒不舍:出自《莊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舍者也。”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⑦券劑:券是古代的契據,常分為兩半,雙方各執其一。劑指配合而成的藥。券劑指契據、憑證。〔鑒賞〕 “沖決網羅”是譚嗣同作為反封建專制斗士所發出的吶喊。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之后,清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5年5月2日,康有為聯合舉人“公車上書”,要求變法。在這股變法思潮的影響下,譚嗣同開始苦思挽救民族的辦法。他認為必須對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實行改革,才能救亡圖存。1897年,譚嗣同寫成著作《仁學》,這是維新派的一部重要哲學著作。《仁學》雜糅了儒、釋、道、墨各家和西方自然科學、社會政治學說,形成了獨特的思想體系。譚嗣同的“仁”取自儒家,但又不同于儒家。儒家的“仁”是道德主體思想境界的最高體現,譚嗣同把“仁”當作世界的本體,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儒家的“仁”與禮相結合,通過禮來體現“仁”,譚嗣同的“仁”是“以通為第一義”。《仁學》中的“通”包括四種含義: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內外通、人我通,“通”就是要破除各種隔閡和界限,目的在于打破各種不平等。因此譚嗣同的“仁”的宗旨就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為自由和平等,破除各種不“通”,所以才要沖決網羅。(1) 沖決的勇氣。譚嗣同12歲時,生母病逝。當時北京發生瘟疫,譚嗣同的哥哥和姐姐也染上瘟疫,先后死去。譚嗣同也被傳染,昏迷三天才蘇醒,其父為他取字為“復生”。母親去世后,繼母對譚嗣同并不好。據梁啟超《譚嗣同傳》說:“幼喪母,為父妾所虐待,備極孤孽苦。”年少的經歷和社會現實使譚嗣同立志要如墨子般“摩頂放踵”,沖決舊社會的網羅。(2) 沖決的內容。譚嗣同要沖決的網羅就是封建社會的綱常名教。綱常名教是構建中國傳統社會的基礎,在倫理規范與政治需求一體化的作用下,社會表現出穩定性和秩序性。當它與封建等級制度結合并越來越僵化時,綱常名教演變為“吃人的禮教”,成為社會發展的阻礙。譚嗣同認為需要用“實”來改變。“實”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和法則,以“實”出發進行改革,建立社會的新秩序。針對當時的“保教”之說,譚嗣同認為教若有實是不會亡的,有名無實的教“亡亦無恨”,這是對封建專制制度下“名教”的綱常倫理的批判和否定。譚嗣同要沖決的網羅分為八個層次:利祿、俗學、全球群學、君主、倫常、天、全球群教、佛法,涉及教、學、政等方面。這八個層次中,利祿是世俗身外之物,最容易沖破,因而放在最低層次。其次是俗學,如考據、詞章的學問。清代盛行考據學和詞章學。考據學本是一種治學方法,又稱樸學,主要的工作是對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輯佚等。詞章學則涉及文章的修辭與格式。清初,考據學在整理古籍的同時也重義理,到后來則只重文字語句的考證,對義理不加重視。清后期,考據學和詞章學均不斷僵化,使知識分子的思想被束縛在故紙堆和文藻堆砌中,譚嗣同將這二者稱作俗學,需要沖決。但是傳統知識分子都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能否反省并加以批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放在第二層。全球群學,也就是全世界的各種各樣的學說,相較中國的學問來看,全球學說范圍更大,譚嗣同將它列為第三個層次。君主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封建社會下,以君主為核心建構起一整套的政治制度。為穩固統治者的地位,還設有相應的國家機器,這比沖決俗學要難得多。倫常比君主更高一層,倫常觀念為封建君主專制的存在提供合理性證據,屬于意識形態的領域。天的觀念比倫常更高。漢代大儒董仲舒將三綱五常與天聯系,以天作為三綱五常合理性與正當性的依據,加之天這一觀念歷史久遠,君權神授的觀念,深入人們的心靈,既有神秘意味,又有形而上的哲學色彩,因而比倫常更難沖決。全球群教,也就是全世界各種哲學思想,包括宗教思想,它們是所有政治、學說的基礎,所以放在第七層次。佛法在譚嗣同看來,乃是最高層次,所以最后才可沖決。沖決網羅,破除世間種種束縛,才能達到自由平等的目的。(3) 實現平等的理論依據。“故沖決網羅者,即是未嘗沖決網羅”,這是譚嗣同相對主義思想的體現。《仁學》中,譚嗣同以相對主義作為實現平等境界的哲學依據。譚嗣同在《仁學》中說:“仁一而已;凡對待之詞,皆當破之。對待生于彼此,彼此生于有我。”譚嗣同認為,人之所以有大小、多寡、長短、久暫等等彼此對立的概念,不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而只是由于人的主觀感受——“我見”:“然則但有我見,世間果無大小矣。多寡、長短、久暫,亦復如是觀。”“彼”與“此”,即客觀事物應有的界限被抺殺了。“仁”就是消除“對待”,實現“一”,即平等。在譚嗣同看來,“仁”就是要破除大小、多寡、長短、久暫等事物的對立,進入平等的境界。“沖決網羅”與“未嘗沖決網羅”之間,也是沒有界限的。“平等者,致一之謂也。一則通矣,通則仁矣。”所以“道通為一”就是破除對待后的平等狀態,“通”就是平等。消解對待,破除對立,達到人我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譚嗣同的相對主義思想雖帶有偏激的色彩,但對于破除不平等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他主張沖決網羅,宣揚平等具有近代思想啟蒙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我的娇妻acome|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国产91在线视频| a级一级黄色片|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动态图二三|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九位美女尿撒尿11分钟| 综合久久99久久99播放| 在线二区人妖系列|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老师的圣水女主小说网|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亚洲sss视频|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五月天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绝美女神抬臀娇吟|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vr| 男女做www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中国黄色a级片|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japanesehd熟女熟妇|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15p|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绿巨人app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