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故都的秋》抒情散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郁達夫《故都的秋》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郁達夫

【原文】: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是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角,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萄葡,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詩文的Antho1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取三分之一的零頭。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浙江省富陽縣人,現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是“創造社”中除郭沫若以外最有才華最有成就的作家,在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戰后流亡南洋,1945年9月在蘇門答臘被日本憲兵殺害。著有小說《沉淪》、《薄奠》、《春風沉醉的晚上》及散文集多種,現存《郁達夫文集》行世。

【鑒賞】: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著力描寫了北國之秋,傾注了自己深切感受,抒發了他對故鄉的秋的眷戀之情。作者運用多種藝術手法,以簡潔周至、清新雋永的文筆,把故都的秋寫得清新靈秀、質樸真摯,如行云流水般富有氣勢和神韻,達到細美又新巧的藝術境界。讀來別有韻昧,堪稱詠秋佳作。

北京的秋確實很迷人。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趕到北京,竟為飽嘗故都秋味,可見對故都之秋感情之深。作者寫故都之秋,避開一些文人墨客常吟詠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等北京獨特的秋景,而選取一般常見之景,如“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青天下訓鴿的飛聲”,“北國槐樹的落蕊”、“秋蟬的哀弱的殘聲”……這一切,無不凝著北國之秋的特色,就連秋雨后北方人悠閑的聲調里,也蘊含著濃郁的秋意。作者雖然選取了這些僅是點綴北國之秋平凡景色,但確把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姿、秋態、秋風、秋雨描繪得真切自然,使人迷醉。不僅令人體驗到“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之感,亦可領略北國之秋深沉、嚴歷、幽遠和蕭索。作者還善用對比手法,把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相比。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覺到“一點點清涼”,使人“賞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國之秋“卻特別地來的清,得來靜,來得悲涼”。通過“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一連串的對比襯托,使北國之秋更加意境高遠、清麗幽靜。而且,色濃味永,生趣盎然,亦寫出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深深戀情。

作者還旁證博引,從對古今中外的一些比較和議論中,感嘆出“可是這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把對故都之秋的深情,渲染到一個更新的高度。

作者緊緊圍繞故都之秋,反復吟詠,情景交融。間或直抒胸臆,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篇末“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把感情陡然升到頂峰,做到言盡而意無窮。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视频|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97色伦综合在线欧美视频|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美国omakmanta|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片|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适合男士深夜看的小说软件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拍拍拍| ts20p1hellokittyshoes|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 全彩无翼口工漫画大全3d| 黄色a级片网站|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生活片| 激情图片小说网| 动漫美女被免费漫画| 韩国资源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a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成年在线观看免费人视频草莓|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亚洲网站www|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