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色之忍第三》譯文與賞析
色之忍第三
色之忍第三
桀之亡,以妹喜;幽之滅,以褒姒。
晉之亂,以驪姬;吳之禍,以西施。
漢成溺,以飛燕,披香有“禍水”之譏。
唐祚中絕于昭儀,天寶召寇于貴妃。
陳侯宣淫于夏氏之室,宋督目逆于孔父之妻,敗國亡家之事,常與女色以相隨。
伐性斤斧,皓齒蛾眉;毒藥猛獸,越女齊姬。枚生此言,可為世師。噫,可不忍歟!
【譯文】
夏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其國君桀寵愛美女妹喜;周幽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他寵愛褒姒。
春秋時,晉國之所以五世大亂,都是由驪姬蠱惑挑撥晉獻公造成的;吳國之所以遭遇亡國之禍,是因為吳王寵幸西施。
漢成帝沉溺于美女趙飛燕的溫柔鄉中不能自拔,因此披香博士大罵趙飛燕姐妹是禍水。
唐朝的帝位延續在武則天時中斷;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也是由于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而引起的。
《左傳》載:宣公九年,陳靈公與夏姬公開淫亂,終于惹下殺頭之罪;魯桓公元年,宋太宰華父督因在路上盯著孔父嘉的妻子看,終于慘遭殺身之禍。所以說這些國破家亡的事,大多是由貪圖女色引起的。
西漢的枚乘在《七發》中,將擁有皓齒蛾眉的美女,比作砍伐性命的利斧;又說越女齊姬,就像毒藥與猛獸。枚乘的這段話,可以作為后世的警言。啊!面對美色,難道能不忍住自己的欲念嗎?
【評析】
我國古代由于貪戀美色而招致亡國的例子比比皆是,夏朝,周朝的滅亡便是鐵證。作為一國之君,不把心思放在治國上,反而完全用在貪戀美色上。試想,這樣荒淫無道的君主,國家豈有不亡之理?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所以,對于人生男女之大欲,要適可而止,不能無止境地貪求了。
典例闡幽 荒淫無道的君主招致亡國
春秋時,晉獻公在征伐驪戎時,俘獲了一個驪女,封為驪姬。晉獻公非常寵愛她,被她所迷惑,導致太子申生上吊自殺,公子重耳和夷吾逃亡在外,秦國大舉入侵。后來晉國在重耳的重新執政下,才重新成為諸侯的霸主。可以說,晉國五世之亂,都是由驪姬蠱惑挑撥造成的。《史記》載:吳國攻破越國后,越國人將西施進獻給吳王夫差,請求退兵,吳王答應了他們。此后,吳王沉溺于美色當中,朝政荒廢,并且拒絕聽取伍子胥的忠告;越王勾踐卻時時懷有復國之心,臥薪嘗膽,在二十二年后,一舉進攻滅掉吳國。夫差收納了西施,因而自取滅亡。
漢成帝喜愛能歌善舞的趙飛燕,將其召入宮中,寵愛她,沉溺于這“溫柔鄉”中不能自拔,并愿終老于此。趙飛燕的妹妹合德也是絕世佳人,漢成帝周旋于兩位美人中樂不思蜀。披香博士淖方成大罵:“此禍水,滅火必矣。”不久以后,漢成帝果然駕崩了,做了“溫柔鄉”中的風流鬼。
唐武后十四歲時很美,唐太宗將她召入宮中,并封為才人、后來太宗駕崩,她出家為尼。唐高宗驚其美艷,又將她召回宮中,封為昭儀,繼而立皇后。高宗死后,唐武后廢了中宗,自己稱帝,并將國號由“唐”改為“周”,唐朝的命運差點葬送在她手中。后來武則天八十歲時死了,中宗復國,唐朝的國運才重新振興。
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荒淫無度,并縱容她收胡人安祿山為養子,加官晉爵。后來安祿山反叛,擾亂中原,攻陷長安,皇帝出逃,貴妃在馬嵬驛被賜死。這一切災難都可以歸結為:玄宗過分寵愛楊貴妃。
《左傳》記載:宣公九年,陳靈公與二臣孔寧、儀行父同大夫御叔的妻子夏姬私通,并將進諫的大夫泄治殺害,最終他們自己也惹下了殺身之禍。魯桓公元年,宋太宰華父督在路上看到孔父嘉的妻子,一直目送著她,并贊嘆其“美而艷”,后來把孔父嘉殺死,奪其妻子。不過最終他也逃脫不了被人殺害的命運。所以說有人敗家亡國,有人自取滅亡,多數都是女色招來的禍亂。歷史上像這種因好色而導致國家或個人滅亡的事例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