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商山早行》古詩詞鑒賞
作者: 童繼紅崔承樞魏惠明
【原詩】:
晨起動征鐸(2),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3),枳花明驛墻(4)。
因思杜陵夢(5),鳧雁滿回塘(6)。
【原詩作者】:溫庭筠
【導讀入境】:
這是一首寫旅人思念故鄉(xiāng)的詩。詩人曾離開過長安,出外宦游。當他去商山一帶山區(qū)里跋涉的時候,還念念不忘他的故鄉(xiāng)。
清晨起床,旅店外面已經(jīng)叮叮當當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今天可以走出多遠呢?每走出一步離故鄉(xiāng)就又遠了一程,這割舍不了的故鄉(xiāng)情啊!
昨夜投宿在這家茅廬小店。為了趕路,隨著幾聲雄雞的啼叫就起床了。察看天色,星月在天。離開小店,踏上小路,走上板橋。橋上的薄霜清晰地印著早行者的足跡,真可謂“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
走在路上,一片寂靜,地上飄落著枳樹的枯葉。枳樹的白花被殘月照射在驛墻上,清晰可見。“幾看星月在,猶帶夢魂行”。(齊己《江行曉發(fā)》)一縷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昨夜夢中的情景又重現(xiàn)于腦際:早春季節(jié),漫步在故鄉(xiāng)曲折的池塘岸邊,觀賞著野鴨在水中戲嬉暢游,自得其樂。而我呢?卻離家日遠,現(xiàn)在依然在山路上奔波呢!
【賞析】:
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通過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真切地反映了當時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全詩緊扣“早行”這一主題,寫得十分明快,音韻鏗鏘,形象清晰。表現(xiàn)出很高的藝術(shù)技巧。在古典詩歌中,寫“早行”的很多,雞鳴、曉月、晨霜,并不少見,一般寫得比較分散,本詩則將“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殆盡。本詩首句就非常概括地表現(xiàn)“早行”:清晨起床,車馬鐸聲響起,旅客們套馬、駕車之類活動已暗含其中。接著不加雕飾地寫出“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種景物,就像以淡墨線條隨意幾筆便勾勒出了一幅山村清晨的鮮明圖畫。第三句側(cè)重寫題中的“早”,第四句側(cè)重寫“行”,但合起來寫出了旅途的艱苦勞頓。難怪古人評說:“早行名句,盡此一聯(lián)”,實不為過。五六句仍緊扣“早行”來寫。因為天還沒有大亮,驛墻旁邊的白色枳花就比較顯眼,一個“明”字,用得十分傳神。尾聯(lián)兩句是由于旅途早行景色,使詩人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xiàn)的杜陵情景。眼中見的是“槲葉落山路”,心里想的是“鳧雁滿回塘”,使早行之景與早行之情水乳交融。把早行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表現(xiàn)得更加深切感人。
【思考題】:
請將本詩與劉子犟的《早行》詩加以比較。
附:早行
村雞已報晨,曉月漸無色。
行人馬上走,殘燈照空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