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根《元史譯文證補》中國名著簡介
作者: 吳志根
《元史譯文證補》三十卷,現存二十卷,洪鈞撰。其內容,除了《太祖本紀譯證》、《定宗憲宗本紀補異》和若干地名考、部族考以外,大都是《元史》列傳的補傳,如《術赤補傳》、《哲別補傳》等等。該書的體例如書名所示,即以譯文為正文,其間洪氏夾注就是“證補”。“證”是證《元史》之誤,補是補《元史》之缺,證補均以所譯外國史料為基礎,再參以洪氏所掌握的中文史料。譯文主要譯自拉施德丁著《史集》中的《部族志》和《成吉思汗傳》,以及多桑所著《蒙古史》。拉施德丁是波斯人,曾任成吉思汗后裔所建的伊利汗國的宰相。他奉命修史,搜集了當時的內廷檔案,又訪問了當時任職伊利汗國的蒙古等各族人士,還參考了當時的有關著作,于1308年寫成《史集》。這是一部具有與《元史》同等重要價值的著作。多桑,1780年生于君士坦丁堡,歷任瑞典外交官,1855年死于柏林。他精通突厥文、波斯文、阿拉伯文和西方諸國的語文,所著《蒙古史》有重要的價值。洪鈞是清末官員,于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出任俄、德、奧、荷公使,接觸到許多有關蒙古史、元史的外文書籍,便廣加搜集,命使館職員加以翻譯,上述兩書就是他組織人力分別從俄文和英文轉譯過來的。洪氏第一次把如此重要的外國史書加以翻譯和利用,并參照中文史料加以考證,便把國內的元史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但是,洪氏此書的譯文是轉譯,又只是節譯,而且不符原作之處很多。現在,《史集》和《蒙古史》都已有漢文全譯本,因此,洪氏此書除考證部分外,已經失去價值。
《元史譯文證補》未及完稿,其中如察合臺諸王補傳、速不臺傳注、克烈部補傳等,皆有目無文。
該書版本有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石印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