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影響
曾子的影響
曾子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對儒學的重大貢獻,受到歷代人們的推崇。曾子在世的時候,就以孔子的好學生而聞名。
孔子稱贊他“中夫四德(孝、悌、信、忠)”。去世以后,名聲又有了很大提高。從戰國時代起,曾子就以孝子、賢人的典型受到人們的贊揚。
不僅《論語》、《孟子》、《荀子》等儒家著作有其厚重的記載,而且《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道家、法家、雜家的著作也一再提到曾子其人。漢代之后,提到曾子的書籍更是不計其數。歷代帝王和官府對曾子也多有推崇。唐高宗贈曾子太子少保。唐睿宗贈太子太保。唐玄宗贈郕伯。宋真宗封瑕丘侯,宋徽宗改封武城侯,宋度宗封郕國公,并升入孔廟四配,配享孔子廟。
元文宗加封郕國宗圣公。明世宗改稱宗圣曾子,并封其夫人公羊氏郕國一品夫人。宋高宗、宋理宗、明成祖、清圣祖、清高宗還親自撰詩贊頌曾子。
曾子之父曾點,唐玄宗贈宿伯,宋真宗封萊蕪侯。明世宗詔入啟圣祠配享孔子之父,稱先賢;清世宗改啟圣祠為崇圣祠,曾點配享知故。封建朝廷對曾子后裔還給予優禮。從明嘉靖二年(1539)起,授其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并在嘉祥縣城建翰博府;從明崇禎四年(1631)起,優免各地曾氏族人差徭。
曾子治家嚴謹,善于教育子孫。其兒子曾元、曾申、曾華,孫子曾西,都以賢達聞名。良好的家教世代相傳。
曾子十五世孫曾據,有功于西漢王朝,封關內侯,因恥事王莽,率族人南遷江西廬陵吉陽(今江西吉水縣境)。曾氏族人在南方得到發展。唐、宋時分別衍徙廣東、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山東、陜西、江西、廣西各地,后又遍布全國,部分移居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名門望族,賢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