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話《戴 臻·偵探小說家和小偷》鑒賞
中國童話《戴 臻·偵探小說家和小偷》鑒賞
戴臻
“你們想想,這個驚險故事整整有一百集!”偵探小說家“半杯酒”先生拍著老朋友們的肩膀說,“那個神通廣大的小偷最后因為喝多了酒,恰巧醉倒在警察局的大門口,才被五六個腰圓膀粗的警察牢牢按住,捆上六七十根粗繩子,塞進一只大口袋里。坐牢?當然啦。如果大伙兒覺得還不過癮,鄙人就讓小偷挖個洞逃出來,再寫續集、續續集,把世界鬧個天翻地覆。哈哈,那才叫帶勁呢!”
大名鼎鼎的《“嚇死你”偵探小說報》的老板敏銳地覺察到,一部偉大的偵探小說就要誕生了。他馬上和“半杯酒”先生簽訂了合同,說好從下星期一開始,“半杯酒”先生必須每天在報上登載一集故事。如果讀者的反應如預料的那么熱烈,就能得到豐厚的報酬。
“半杯酒”先生便坐下來寫小說。他攤開稿紙,又斟了半杯酒放在一邊。這位紅臉膛、禿腦門的小老頭在寫作時如果不喝點酒,腦子里就會一片空白。不過他每次只喝半杯。他呷了一小口酒,頓覺精神煥發,靈感像爆米花那樣炸開來:
第一集……一家高級賓館里,小偷正在作案,猛然間警鈴大作,全副武裝的保安人員馬上封鎖了所有的通道,向這個房間包圍過來。危急中小偷推開窗,才發覺自己正站在第一百六十層樓的窗臺上,腳下白云繚繞,身后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砸門聲……
“夠驚險的了!”“半杯酒”先生長長地舒了口氣,臉膛紅得發亮。不過他對故事的開頭還不太滿意。如何讓小偷進入這座戒備森嚴的賓館呢?混進參加宴會的人群?像野貓子一樣跳墻而入?這些都是老套套了。“半杯酒”先生慢慢端起酒杯,想給大腦加點“潤滑油”。咦,怎么酒沒了?大概什么時候糊里糊涂喝掉了。他搖搖頭,到酒柜前又倒了半杯,一邊看剛才寫到哪兒了,一邊將酒杯湊上嘴唇。怎么,又是空的?!“半杯酒”先生驚訝地將酒杯翻了個底朝天,確實一滴酒也沒有。奇怪的是,面前那張稿紙卻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酒香!
“有鬼!”“半杯酒”先生的脊梁“嗖”的一陣透涼,牙齒“得得”打起了架,眼睛也嚇得閉上了。這位先生平時雖然盡想些稀奇古怪的事兒,可真碰上了比誰都害怕。忽聽“呼啦”一聲,他戰戰兢兢地睜開眼,桌上多了一張紙,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
尊敬的小說家先生:
打攪您了!我就是您筆下的那個小偷,所以跟您有那么點血緣關系,愛喝點酒想必您也不會大驚小怪吧?老實說,我不過是想幫您點忙罷了。您瞧,我這副土里土氣的樣子,沒等我挨近賓館的大門,早就給人家攆走了。您干嗎不讓我穿上一身西裝,說幾句亂七八糟的外國話,大搖大擺地往里走,不就什么事也沒了?
希望我們在今后的九十九集故事中,能合作得很好。
您的小偷
“半杯酒”先生的舌頭在嘴外呆了大約半分鐘,好不容易才緩過神來。最后他不得不承認這是個絕妙的主意,妙就妙在以后連案子都破不了——誰也不會懷疑到外國人頭上去。
第二天早上,“半杯酒”先生看見桌上擺著一瓶他最喜歡喝的名酒,微微透著可愛的綠光,瓶上的商標竟然就是故事里那家高級賓館的!酒瓶底下壓著張紙條:有福共享。
第一集故事大獲成功,巧妙的開頭令人拍案叫絕。小偷在賓館脫險的場面更使讀者中得心臟病的人驟增。那些擺水果攤的小販立刻爭先恐后開起了藥店。《“嚇死你”偵探小說報》發了一大筆財,“半杯酒”先生也滿心歡喜,于是他又連著寫了好幾集小偷光臨高級賓館的故事。自然,他從此就用不著自個兒掏錢買酒喝了。
不過讀者們很快不滿意起來,因為老是看小偷在賓館里出出進進,也就不覺得緊張了。
“這樣下去可不行!”報社老板見報紙銷售量急劇下降,馬上提出了警告。
“伙計,沒奈何,只得讓你吃點苦頭了。”“半杯酒”先生對書桌上的那疊稿紙說,他想那位同伴一定聽得見他的話。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小偷潛入一家冰庫,躲進一只冰柜里,伺機行動。不料巡夜人隨手將冰柜鎖上了,冰柜里的氣溫是零下三十度!里面放的是一批急救藥品,災區等著急用。外面空地上,負責運送的直升機的螺旋槳已經在轉動了,只等辦事人員拿著提貨單去敲幾個公章就行。小偷便趁搬運藥品的混亂當兒安全脫險……
“半杯酒”先生寫完后便倒頭酣睡。半夜,他被凍醒了,發覺自己身上的鴨絨被不見了。擰亮燈,衣架上的貂皮大衣、狗皮褲子、羊皮圍巾全都不知去向。他知道出了事,三步并兩步地沖到書桌前,果然見到了小偷的“抗議書”:
先生:
太不像話了,竟然讓你的朋友呆在冰柜里挨凍,阿嚏!——敲幾個章那么容易?圓的、扁的、長的、方的、紅的、藍的,要到猴年馬月才完?要不是我考慮到咱倆的友誼,早就鉆進你的被窩里來了。阿——嚏!
你的傷風的傷心的小偷
“阿嚏!”“半杯酒”先生也傷風了。他抹抹通紅的鼻子,覺得怪對不起小偷的。怎么連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都忽視了?這對一個擅長于嚴密思考的偵探小說家來說,是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真對不起,都怪我考慮不周。”“半杯酒”先生甕聲甕氣地連聲道歉,“你先呆上三天三夜,怎么樣?反正你現在比我暖和多了。以后我就讓那兒停電,或者地震。放心吧,不會讓你呆上一輩子的。我們的故事還沒完呢。”
從此,“半杯酒”先生總想彌補自己這一過失,對小偷的照顧到了無微不至的程度。在以后的幾集故事里,他讓小偷美美地吃了幾頓蟹宴。如果是在冬天或者夏天,就讓他到有空調的房間去干好事。小偷抱怨他所有的關節都凍出了毛病,“半杯酒”先生又讓他到著名的溫泉去療養了一個星期。自然,那兒的失竊率也就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故事實在太生動了。你只要看到大街上所有的人都緊緊捂著口袋走路,就知道小偷的形象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知道小偷準備出國的消息是在故事進行到第七十八集的時候。“半杯酒”先生在小偷放在書桌上的出國申請報告上批了“同意”兩字。至于護照和飛機票,“半杯酒”先生動動筆頭就辦妥了。
讀者們以極大的興趣關注著。
小偷在國外也充分發揮了他的天才。他一手制造的巴黎圣母院圣像失竊案、埃菲爾鐵塔倒賣案,震驚了全世界,弄得世界第一流的警察局局長走馬燈似的換。小偷沒忘記他在國內的老朋友,常捎些酒啊、香水啊、夾肉面包啊等等等等東西來。“如果我的故鄉也像倫敦那樣終年籠罩著可愛的粉紅色的大霧,我真想馬上回來呢。”小偷有一回在信上這樣寫道。
“半杯酒”先生似乎覺察到了一絲不祥之兆,馬上在報上醒目地發表了一則預告:從下一集起,我們的英雄將凱旋而歸,繼續他在國內的冒險生涯。
當天,郵遞員送來了一份從華盛頓拍來的電報:
密斯脫“半杯酒”:
我不想回國,您還是另請高明吧。感謝您給我帶來的那些快樂的日子,拜兒拜兒!
您的過去的小偷
“怎么,想和我散伙了?”“半杯酒”先生很生氣,“難道讓我去對大伙兒說,小偷因故請假,故事另換角色?”不過他覺得還是不和小偷鬧翻的好,他還想讓小偷帶回些免稅的彩電、錄像機什么的呢。
“是不是又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錯?——唔,大概他以為我會讓他坐三等艙從海上顛回來吧?見鬼!他會暈船的!”“半杯酒”先生馬上到郵局擬了份電報,發往華盛頓小偷的住處——這地方還是他給安排的呢。
你坐那列著名的東方快車回來,最好的軟席。車上你將大撈一把,差點讓那些富翁在一夜間變成乞丐……
“半杯酒”先生放心地寫了一集比《東方快車謀殺案》更加驚心動魄的故事,寄到《“嚇死你”偵探小說報》。
“怎么回事,先生?”沒多久,電話里傳來報社老板氣急敗壞的聲音,“你寄來的什么玩意兒?一疊白紙!哼!”
“該死的小偷!”“半杯酒”先生揮著拳頭咆哮起來,“你以為自己了不起了是不是?你以為可以不要我了是不是?你這忘恩負義的賊、扒手、山寇、海盜、江洋大盜、雞鳴狗盜……”直罵得天昏地暗,他才想起得馬上趕一篇故事。
一提筆,“半杯酒”先生心情大為舒暢:“嘿嘿,筆在我手里,我要怎么寫就怎么寫。我讓你跳河,你就得跳;我讓你吃癩蛤蟆,你就得吃。”他將半杯酒一飲而盡,抓過稿紙就寫:
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小偷成了一個精神病大夫的病人。小偷稍有違抗,大夫就用電棒教訓他。小偷在大夫手中大吃苦頭……
幸災樂禍的“半杯酒”先生忍不住捂嘴大笑起來,他決定讓小偷在瘋人院里至少呆上十集。“當然,如果他的神經經過治療從此變得正常一些,老老實實向我討饒的話,‘刑期’是可以考慮的。”
他剛放下筆,報社老板一陣風似的闖了進來,他是來索討稿子的。
“半杯酒”先生得意地朝桌上瞥了一眼,臉就刷地白了:小偷的紙條!報社老板眼明手快,上前搶過紙條就讀:
先生:
你以為我真的會喜歡上瘋人院嗎?笑話!那位什么大夫?我略施小技,便叫他乖乖地脫下白大褂滾蛋了——我偷了他的文憑!你知道他沒文憑還能干啥?所以我勸你也別和我作對,否則不會有好結果的。
一個神通廣大的人
報社老板臉上一片疑云。
“這是,這是小說的一部分素材。”“半杯酒”先生吞吞吐吐地解釋,翻了翻那疊白紙,“您先回,回去,我馬上把您送到稿子那兒去,不,把稿子送到您那兒去。”
“我就坐在這兒等你寫出來!”報社老板斬釘截鐵地說。
“好吧!”“半杯酒”先生惡狠狠地把滿滿一杯酒一口灌將下去,捋著袖子,牙齒咬得嘎嘎響。
小偷遭警察追捕,倉皇逃進一個山洞。忽然一只猛虎,不,兩只猛虎,不,三只斑斕猛虎張著血盆大口一起撲上來。小偷已經沒有退路,他哆嗦著靠在洞壁上,臉上充滿了恐怖……
“好一個悲劇性結尾!”報社老板嚎叫起來,“夠刺激!夠刺激!”
“半杯酒”先生這回學乖了,小心翼翼地將稿子密封在一只大信袋里,緊緊捏著,親自護送到報社去,生怕狡猾的小偷半路上再做手腳。等到故事開始印刷了,他才放心地離開。“唉——小偷呀小偷,別怪我手段如此歹毒,這都是你自己惹出的殺身之禍啊!”
走到半路,“半杯酒”先生見報亭里已經在出售這份報紙了,連忙買了一份,欣賞起那個令他揚眉吐氣的結尾來:
……三只猛虎張牙舞爪地撲將上去,尖硬的胡須已經扎著小偷的臉了!只見小偷不慌不忙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鈔票,晃了晃。老虎見了氣焰頓消,竟然恭恭敬敬作揖道:“原來是財神爺駕到,恕罪恕罪!”接下錢,搖頭擺尾地送小偷出洞去了。
“半杯酒”先生氣得半死,一把將報紙撕得粉碎,發誓再也不寫他媽的偵探小說了。
童話是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作為基本存在條件的。這是童話的兩個翅膀,童話因此才能高高地飛翔。《偵探小說家和小偷》就擁有這兩個翅膀。
偵探小說家號稱“半杯酒”,因為只要喝上半杯,寫作靈感就來了。當某一天,他在為小偷出場的情節設計而苦思冥想時,酒不翼而飛,只聞見稿紙上一股淡淡的酒香。原來,故事里的小偷竟然跑了出來,喝了他的酒。
這個奇妙的幻想揭開了另一個世界:紙上的世界。童話家是一群熱衷于創造幻想世界的人,而孩子們,又是天生對虛構的世界癡迷。許多作家常有這樣的體會,當他們寫完一本書后,常常覺得書中的故事是實實在在地發生過的,比如《紅樓夢》這樣的巨著,你能相信這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嗎?那么,童話作家筆下的世界,是否也以一種我們不知道的規則隱秘地運行呢?
作者的遐想在童話中成了現實。小說家寫小偷干什么,小偷就真的在現實生活中經歷了這件事。寫他出入高級賓館、泡溫泉、吃蟹宴,他就奢靡無比;寫他鉆到冰柜里,他就凍得傷風。小偷時而浮出紙面,時而又深入人間;兩個世界時而分離,又時而重合。小說家和小偷就像在表演傳統中國民間藝術——雙簧,一人在前臺做各種動作,一人在后面配音。
除了想象力,無處不在的幽默感,也使這篇童話呈現出特別的魅力。
這樣的幽默是有故事的。那個寫下了《女巫》等經典童話的英國童話家達爾曾說,寫故事最重要的和最難的地方,就在于要找到好的情節。
故事中,小說家和他筆下的小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半杯酒”全憑一枝筆,把小偷照顧得無微不至,小偷也時不時地帶點偷來的東西孝敬“半杯酒”。小偷出國,盜竊巴黎圣母院圣像,倒賣埃菲爾鐵塔,玩得挺大,“半杯酒”享用著法國香水和夾肉面包,還一邊期待著免稅彩電和錄像機。隨著小說情節的不斷發展,小說家和小偷的關系也悄悄地發生微妙的變化:“半杯酒”越來越巴結小偷,小偷越來越趾高氣揚,想著法子捉弄他的造物者。后來,小偷不愿回國,惱羞成怒的“半杯酒”企圖用筆來殺伐攻掠,才發現他已經完全不能控制事態的發展……
愛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小說家和小偷較量的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像一場結果完全無法預知的神秘冒險,抓住了小朋友跳動不羈的思維,讓他們的目光一粘上就不再離開。
這種幽默是靠語言來滋養的。童話的語言最忌平淡如水,作者調動了一切感官因素——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把小偷與小說家之間的較量寫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當“半杯酒”發現面前的酒不翼而飛,“脊梁‘嗖’的一陣透涼,牙齒‘得得’打起了架,眼睛也嚇得閉上了”;小偷被“半杯酒”關入冰庫里之后,打著噴嚏給他留言“你的傷風的傷心的小偷”,還委屈地說,要不是考慮到和“半杯酒”的友誼,早就鉆到他的被窩里去了;“半杯酒”被小偷捉弄了,揮舞著拳頭大罵“你這忘恩負義的賊、扒手、山寇、海盜、江洋大盜、雞鳴狗盜”……這些令人捧腹的語言,使閱讀變成了觀看一出熱鬧的舞臺劇,成了一次有趣而又難忘的冒險經歷。
幽默又是決不放棄對兒童的引導。最后,“半杯酒”先生設計了小偷葬身虎口的悲慘結局。登報時,卻被小偷偷天換日,變成了老虎收了小偷的鈔票,搖頭擺尾恭送財神的滑稽場景。
從既聯合又斗爭,到小偷的全面勝利與“半杯酒”先生發誓封筆的慘敗,這背后,有一只看不見的大手,那就是金錢,或說是人的貪欲。
顛倒的事實總是為了演繹事實內在關系的某種顛倒。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這種“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故事還少嗎?小偷最后的大獲全勝,表面上看仿佛是邪惡力量的勝利,讓人無可奈何,實際上是作者對社會中某種荒誕的價值觀的諷刺。
報社老板通過報酬控制小說家,小說家通過寫作控制他的筆下人物的舉止方向,類似這樣的“生物鏈”在現實社會中每天上演,而童話可以背叛這樣的邏輯,遵循著另一種真實的游戲規則。正因為小說家的唯利是圖,才使他作繭自縛,受到小偷的控制。
而故事中的讀者公眾,又是另一種集體的無意識。倘若輿論引導的是人潛在的獵奇的心理欲求,且未加上任何道德的砝碼,就會造成倒行逆施者猖獗于世的狀況。那些并不美好卻異常真實的眾生相,在童話世界中找到了鏡像。
社會不是真空,這是童話作者有責任讓孩子知道的。所謂最偉大的小丑,都是用一只眼睛微笑,另一只眼睛流淚。在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背后,我們仿佛聽到作者那輕輕的嘆息和沉沉的隱憂。我們在捧腹一樂之后,是否會陷入沉思?
(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