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干·山桂庵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張元干·山桂庵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晉安劉公華即延平官舍西麓①,誅茅結廬②。面山旁桂,地不逾丈,而盡挹勝覽③。真隱居士過焉,命曰山桂庵,取“小山叢桂”之句也。因為作銘,銘曰:
眼界貴寬,心地貴閑,耳根貴靜。劉子結廬,畏此簡書④,雖吏云隱。山光蒼蒼⑤,綠水泱泱⑥,是用適性。旁據桂叢,秋芬揚風,俯視奔競⑦。誰為賞音?與時浮湛⑧,期則有命。凡厥后來⑨,優哉游哉,順受其正。
【注釋】
①麓:山腳。
②誅茅結廬:鏟除茅草蓋住房。
③挹(yi):舀取。勝覽:美景。
④簡書:圖書,這里指公文。
⑤蒼蒼:蒼茫,空闊遼遠,沒有邊際。
⑥泱泱:水面寬闊。
⑦奔競:為名利而奔走競爭。
⑧湛:通“沉”。
⑨厥:其,他的。
【譯文】
晉安劉華就延平官舍西山腳,鏟除茅草,蓋了草房。面對著山,旁邊有桂樹,而眼底又盡收美麗的風光。真正的隱居之士經過這里,命名為山桂庵,取“小山叢桂”的句子。因而為他作銘,銘詞說:
眼界貴寬廣,心地貴清閑,耳根貴安靜。劉先生蓋草房,害怕公文繁瑣,雖然是官吏,也可說他是隱居。山光蒼茫遼闊,綠水茫茫一片,用這個來怡悅性情。旁邊有桂樹叢,秋天芳香隨風飛揚,俯視人間追名逐利。誰是知音?與時浮沉,一切期望都是命里注定。凡是他的后來人,可以在這里優哉游哉,順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