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翻譯與解讀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翻譯與解讀
出生入死01。生之徒02,十有三03。死之徒04,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05,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06。
蓋聞善攝生者07,陸行不遇兕虎08,入軍不被甲兵09;兕無所投其角10,虎無所措其爪01,兵無所容其刃02。夫何故?以其無死地03。
今 譯
人出世而生,入地而死。人長壽者,有十分之三;人夭折而死者,有十分之三;人活著自己走向死地者,亦有十分之三,為什么呢?他養生太豐厚了。
聽說善于養生的人,行路不會遇到兕虎,進入軍旅不會受到兵戈傷害。兕無法投射銳角,猛虎無法施展銳爪,兵戈無法使用鋒刃。為什么會這樣呢?他沒有進入死亡的區域。
評 議
本章是講如何養生避害的養生之道。所以,河上公給本章命題為“貴生”。貴生者,重視養生也。善于養生者,少私寡欲,飲食有節,薄厚適當,不入傷生害性死地。林希逸曰:“養其生而過于厚,所以動即趨于死地。此亦輕其身而后身存,無而后能有,虛而后能盈,損而后能益之意。”他說老子此養“數語為今古養生學問之祖”,并非虛言。
《莊子· 達生》有則寓言曰:“昔者,有鳥止于魯郊,魯君說之,為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鳥乃始憂悲眩視,不敢飲食。此之謂以己養養鳥也。若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則安平陸而已矣。”此則寓言說明,養鳥應按照鳥的生活方式養之,不能違背鳥兒的生活規律。而人的養生,也不能“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如此養生過厚,也會“動之于死地”。
古代治老學者,大都用老子“無為”的思想來解讀本章,因而或多或少皆帶有道學氣味。魏王弼解讀本章,道學氣味較少,錄之如下,以供讀者參考。王弼曰:
十有三,猶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極,十分有三耳;取死道全死之極,亦十分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無生之地焉。善攝生者,無以生為生,故無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獸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無所容其鋒刃,虎兕無所措其爪角,斯誠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淵為淺而鑿穴其中;鷹鹯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矰繳不能及,網罟不能到,可謂處于無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餌,乃入于無生之地,豈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茍不以求離其本,不以欲渝其真,雖入軍而不害,陸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則而貴信矣。
宋代林希逸對本章“蓋聞善攝生者”一段的解讀,道學氣味就比較濃重,錄之如下,以供讀者參看。
言我聞古之善養生者,雖陸行于深山而不遇兕虎,入于軍旅之中而不被兵甲,惟其無心則物不能傷之。兕所以不能觸,虎所以不能害,兵所以不能傷,惟其無心故也。莊子曰:“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亦是此意……言物之所以不能傷者,以我能虛、能損、能無,而無所謂死地也。
注釋
01 出生入死:韓非曰:“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謂生,卒之謂入。”(《韓非子·解老》)林希逸曰:“性無死生,出則為生,入則為死。”吳澄曰:“出則生,入則死。出謂自無而見于有,入謂自有而見于無。”按幾家注皆謂出生于世為生,卒而入地為死。符合老子本旨。
02 徒:有二解:類也,屬也。韓非曰:“屬之謂徒也。”(同上)其二,謂途也。高亨說:“馬敘倫說:‘徒即途之本字。途,道路也。’七十六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可見馬說是正確的。”(《老子注譯》)按此說非是。
03 十有三:謂十分有三分。河上公曰:“言生死之類,各十有三。”按韓非曰:“四肢與九竅,十有三者。”(同上)非是。
04 死之徒:謂出生之后,夭折而死者。
05 “人之生”兩句:意謂人之生,活而未死,妄動而為,就會走向死亡之地。林希逸曰:“民之生者,言人之在世,其所以動而趨于死地者,皆在此一念之初,才把得不定,動即趨于死地矣。動非動靜之動,乃動輒之動也。之:往也。死地,死所也。”
06 生生:謂求養生。前“生”字為動詞,后“生”字為名詞。韓非《韓非子 · 解老》、帛書甲乙本、傅奕等古本皆作“生生”。河上公本作“求生”。王弼本作“生”,不重“生”字。句謂:養生太豐厚,也會因疾病而死。林希逸曰:“生生者,我所以養其生也。養其生而過于厚,所以動即趨于死地。”
吳澄曰:“厚,謂用心太重。或仙術以延生而失宜,醫藥以衛生而過劑,居處奉養謹節太過而驕 (嬌)脆,十類之中亦有三類如此。其意正欲趨生,而其所為反以趨其死地者,為其求生之心太重而不順乎自然也。”按吳氏如此解讀,別開生面,亦不失為高見卓識。
07 善攝生:謂善于養生。攝,《說文解字》曰:“攝,引持也。”
08 兕:獸名,似野牛,青色,頭生一角,皮堅厚。即雌犀。《詩經 · 何草不黃》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句謂: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兕與老虎。
09 被:《說文解字》曰:“被,寢衣也。” 甲兵:謂鎧甲與兵戈。句謂:入于軍中,不被甲兵,也不會受到傷害。
10 投:《說文解字》曰:“投,擿也。”即投射也。
01 措:《說文解字》曰:“措,置也。”措其爪:用其爪。
02 容:《說文解字》曰:“容,盛也。”五臣注曰:“盛,受也。” 容其刃:意謂施展刀刃。
03 無死地:謂沒有進入死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