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各有能不能》經典解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各有能不能》經典解讀
各有能不能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劇,沈雄悲壯,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籟詞》,粗淺之甚,不足為稼軒奴隸。豈創者易工,而因者難巧歟?抑人各有能與不能也?讀者觀歐、秦之詩遠不如詞,足透此中消息。
此處將白仁甫的戲劇和詞作對比,覺得白仁甫的戲劇是元曲的第一,而他的詞和辛棄疾的詞比起來,還不如辛棄疾的一根腳指頭。
于是,王國維得出結論,一個人有能和不能,好的創作者并不是所有文體都能夠寫得很好的,“創者易工因者難巧”而已。
不過,這似乎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也并非就只是王國維發現的真理。
對于歐陽修和秦觀的詞寫得甚好,而詩卻不盡如人意的問題,王國維也終于從“各有所能”中找到了答案。
這樣的理由有道理,但實質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個不爭的事實,還要被人如此大肆地擺上案桌細細講解,有啰唆之意。
人無完人,肯定是不能盡善盡美的。
這是很明顯的,猶如中國人學習漢語明顯就比外國人容易一樣。
并且王國維還把元代的創作者拿去和宋代的創作者比詞,這不是拿元代的弱項去比宋代的強項嘛。
后面的將宋代之詞人拿去與唐代之詩人比詩,這也是不符合情理的。
雖說文體并無貴賤,但是這樣的比較明顯就是不公平的。
不能將個人之成就,拋開大環境去作比較,盡管個人之成就在大環境大主流中還是有標新立異的清新表現,有反主流文體的佳作出現,比如清代的納蘭容若的詞就寫得可以媲美詞發展之巔峰期。但不能將個別現象當作普遍之現象,再放在普遍之現象中進行比較。
【注】
白樸,字仁甫,元曲名家。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另有詞集《天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