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4233】流浪地球
(劉慈欣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2.5萬字,2016年7月第1版,38元)
12篇:[1]信使;[2]2018年4月1日晴;[3]微觀盡頭;[4]帶上她的眼睛;[5]朝聞道;[6]混沌蝴蝶;[7]地球大炮;[8]流浪地球;[9]微紀元;[10]命運;[11]中國太陽;[12]全頻帶阻塞干擾。
劉慈欣:“科幻漸漸由一種文學體裁,變成一種思維方式,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的方方面面”。
《科幻世界》評語:宇宙送給我們一個劉慈欣,劉慈欣送給我們無數宇宙。
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走上真理祭壇,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換,在強光中化為美麗的火球飄逝而去。一切都在莊嚴與寧靜中進行,真理祭壇下面,預料中生離死別的景象并沒有出現,全世界的人們靜靜地看著這壯麗的景象,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人類在經歷著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靈魂洗禮。
混沌學的現代研究使人們漸漸明白,十分簡單的數字方程完全可以模擬系統如瀑布一樣劇烈的行為。輸入端微小的差別能夠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變成壓倒一切的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例如,在天氣系統中,這種現象以趣稱“蝴蝶效應”而聞名。意思是說,今天一只蝴蝶在北京扇一下翅膀,就足以使紐約產生一場暴雨。
隨著各大陸資源的枯竭和環境的惡化,世界把目光投向南極洲。
人類在以后的太陽系中無法生存,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恒星際移民,可行的目標是人馬座比鄰星,是距我們最近的恒星,有四點三光年的路程。
人類逃亡分五步:[1]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2]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3]在外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4]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5]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衛星。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Ⅰ(加速)、流浪時代Ⅱ(減速)和新太陽時代。
流浪地球。微人類。
事情得從高處才能看清楚。
人生的第六個目標:飛向星海,把人類的目光重新引向宇宙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