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蘇記
【3306】朝蘇記
(于堅著,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6.7萬字,2016年10月第1版,32元)
△走近蘇東坡,解讀蘇東坡,學習蘇東坡。
〇中國最后一位偉大的文人出現在宋。蘇軾就像但丁,站在文明史的陰陽線上。不同的是,但丁站在黑暗的中世紀與文藝復興之間;而蘇軾卻面對詩的黃金時代的垂暮,黑暗即將降臨。他意識到這一趨勢,力挽狂瀾,終其一生。
〇“烏臺詩案”。“去年御史府,舉動觸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隔墻聞歌呼,自恨計之失。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
〇蘇軾、蘇轍都埋葬在河南的郟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龔自珍《己亥雜詩》)蘇軾曾在一封信里說:“葬地,……千萬莫循俗也”。
〇政是控制、匡正、掌控;美是好,是通。只有美政,才能政通人和。美政就是文政。
〇在密州,蘇軾寫下了他的杰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詩懷念的是他的亡妻王弗。
〇他儼然是一位創世者。
〇他一方面博覽群書、著作等身;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熱愛動手做事的人。
(2017年11月28日晨0:15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