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褲子的云》作品分析
一譯《穿男裝的云》,馬雅可夫斯基*于1914年至1915年7月間創作的一首未來主義*的長詩。
詩初發表時有一副題:《四部曲》(一譯“四個樂章組成的樂曲”)。全詩除一序曲外,由四個部分組成,這四個部分,基本上就是“四個吶喊”,即:“打倒你們的愛情”,“打倒你們的藝術”,“打倒你們的制度”,“打倒你們的宗教”。(見蘇聯國家文學藝術出版社1955年莫斯科版《馬雅可夫斯基全集》第一卷《注釋》部分,第440-441頁)作者通過這“四個吶喊”,揭露了資產階級的愛情、藝術、制度、宗教的欺騙性與虛偽性,提出了革命的主題,并預言革命的必然到來。長詩的思想內容的總的傾向是積極的,健康的;雖然仍有著明顯的虛無主義的觀點。
這首長詩,是一部典型的未來主義的藝術創作。長詩,描述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都市文明,在“反大都市主義”這一點上,與詩人早期的其它詩作,例如《夜》《晨》《從一條街到另一條街》等思想傾向都是一致的。這首長詩的基本形象是幻象。這里描繪的大小的神經在舞蹈,詩人自己已在怒火中燒,長街上奔跑著跟著詩人的大學生、婊子、包工頭;還有母親的聲音,都不是實景,而是想象中的幻景。這首長詩,一反優雅、崇高和神秘的詩歌傳統,詩人讓自己的詩褒有一種喧鬧、粗魯、沖動和反美學的新的美學觀。這種詩風,實質與馬里內蒂*的新美學是一致的。除此之外,長詩的跳動性大,形象變化錯綜紛紜,好似萬花筒;重重音的交錯變化,而不是重韻腳,形成一種有質量的立體音響;有時杜撰新詞。所有這些,都帶著十分明顯的未來主義的胎記。長詩在藝術上當然是成功之作:它的最動人處是詩境的幻美與新奇。長詩的比喻,也是十分成功和富于創造性的。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比喻,而是一種形象塑造的基本手段。誠如馬雅可夫斯基所說:“塑造形象的原始方法之一是比喻。我初時的詩作,例如《穿褲子的云》就全部建設在比喻上,一切是‘好比,好比和好比’。”
《穿褲子的云》堪稱未來主義文學的最高峰;此前和此后的未來主義文學,還難以在藝術的總體上與《穿褲子的云》相匹敵,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