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開
【4240】次第花開
(希阿榮博著,海南出版社,20萬字,2011年3月第1版,39.8元)
5部:[1]珍寶人生;[2]佛門;[3]走出修行的誤區;[4]冬日札記;[5]生命的依怙。
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我們尋遍整個世界,發現佛法可以讓我們的心得到安樂。
追求覺悟的過程,就像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迷宮里突圍,沒有佛法的指引,我們永遠都將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轉。
真正化解痛苦與危機的方法就是斷除損害叢生的惡業,行持自利利他的善業。作為佛弟子,不論能力大小,都可以做利益有情的事業,這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放生。
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苦苦、變苦和行苦。
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幸福的、悲慘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種種經歷,無一不在啟發我們覺悟。
痛苦消失就是快樂。
合作共存,不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
沒有自律,無論是建設自己的幸福生活,還是建設大家共同的幸福生活,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幸福感源自內心的安寧,而僅僅克制負面情緒尚不足以建立強大、平和的內心世界,我們還需要主動去培養正面、積極的心態和情感。
忍辱中的勇氣也不是來自意志力,而是來自內心的柔軟和開放。
為別人的成功、健康、善舉、快樂等而高興就是隨喜。
嫉妒表面上是對別人不滿,實際上反映的是對自己不滿。我們在哪些方面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在哪些方面表現出對別人的嫉妒。
善良可以說是學佛者最核心的人格。善良之心是一切世出世間功德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