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人
【4839】非理性的人
(〔美〕威廉·巴雷特著,段德智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2.1萬字,2012年11月第1版,45元)
△4編(11章):一、“當今時代”,存在主義的問世;遭遇虛無;現代藝術的證言。二、西方傳統中存在主義的源泉: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基督教源泉;逃離拉普特飛島。三、存在主義大師:基爾凱戈爾;尼采;海德格爾;薩特;四、整體的人對理性的人:復仇女神的地位。
〇威廉·巴雷特(1913-1992),美國哲學家,存在主義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著作有《非理性主義》、《什么是存在主義》、《自我與本能》等。
〇這本書是威廉·巴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公認為英語國家中研究、解釋和介紹存在主義的最優秀的著作,在美國和整個西方哲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被一些大學列為“當代哲學”和“存在主義哲學”課程的教科書。
〇基爾布貝爾說過,“心靈的純潔就是在于只去意欲一件東西”,仿佛布貝爾已經把這句格言重鑄成:心靈的深邃就在于只去思考一個思想。
〇宗教在現代的衰微,簡單說來,指的是:宗教不再是人的生活的無可爭議的中心和支配者,而教會也不再是他生存的最后的和無可爭議的家或收容所。
〇現代作家已經如此專注于時間的實在性,用一種全新的技術,從一種全新的觀點來處理它;這就證明了:我們時代的哲學家們試圖對時間作一種新的理解,是和同樣一種隱蔽的歷史關切相呼應的,而不是單憑頭腦杜撰新奇概念。
〇希臘人發明了邏輯。人是能夠進行連貫的合乎邏輯的談話的動物。
〇懷特海:“兩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學只不過是柏拉圖哲學的一系列腳注而已”。
〇基爾凱戈爾在其《日記》里,談到他自己及其使命時寫道:“不得不加以反對的理智;而且正是理智而不是別的東西。大概這就是為什么我以此為己任,并用一種巨大的智力把自己裝備起來的理由”。
〇尼采在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里曾經說過:“說到底,一個人只能體驗到他自己”。哲學家們的一切體系只不過是他們各自的個人表白而已。
〇尼采認為,人是一種矛盾而復雜的生物,而他自己就是我們可以找到的復雜和矛盾的例子。
〇人的存在都有三個一般特性:心情或感情;領會;言語。
(2020年7月16日中午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