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郁的大理古城
濃郁的大理古城
印象中曉得在中國有個叫大理的地方。那是初中的時候,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里得知。小說中老頑童不敢去的地方,就是大理國。他怕見的有兩個人,一是瑛姑,二是一燈法師,也就是當年的段皇爺。后來在影視劇中段譽、王語嫣等人物形象,以及大理的美麗風光,一直牽系著我,讓我的思緒飄飛如夢一樣的向往。
多年前看電影《五朵金花》時,被那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漫天飛舞、色彩斑斕的蝴蝶環繞的蝴蝶泉,壯麗的自然景觀,唱著山歌的白族姑娘,金花與阿鵬哥之間真摯的愛情故事,以及蒼山洱海的美麗傳說所吸引,讓我對大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熱切的想象。如今真正踏在大理的土地上,心情是無比愉悅和輕松。這是多年來的夢想,神圣而又多情的凈土啊!內心呼喊著:“讓我魂牽夢縈的大理,我來了。”
站在大理的土地上呼吸,全身心都感到寧靜和祥和,感受到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典雅的大理文化。大理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我們來到大理的白族民族村,喜洲嚴家大院。聽說,白族嚴家的“三道茶”最為正宗。左拐右拐的進入嚴家大院,進來一入眼,就感覺白族民居建筑特別講究。你看那飛檐高翹,斗拱別致,鏤空花枋,木雕精美,繪畫題字,滿墻風雅。這就是喜洲的白族民居。是“一進兩院”“三枋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串角樓”的建筑形式。院院相連,緊緊相扣,互相貫通,錯落有致,又各具風格的封閉式庭院為典型格局。或獨成一院,或一進數院,多為白墻、青瓦、重檐、照壁、山墻、門樓、花枋,或繪畫或題字或裝飾著各種紋飾和吉祥圖案。都充分表現了白族獨特的藝術風格,反映了白族人民對生活的熱烈追求。
隨著歲月的滄桑,風雨的洗禮,漆木些許的零落使屹立百年的民居院落,依然內外古樸莊嚴,氣勢不凡。嚴家大院的門樓兩旁有副對聯,上聯是:不周松柏經寒歲,下聯是:得意芝蘭趁早春。院內有一個大大的圓形花壇,內有多年的老樹,繁華正茂,此刻正開著密密匝匝的粉紫色的花,內院還有一座不大的假山池。池內四周也有各類花草,鐵樹、美人蕉、茶樹等,還有一些綠色植物。白族人民有養花,愛花的天然品性。而養的花品種繁多,四季都有盛開,此時爭艷的一些花卉,有山茶花、杜鵑花、玫瑰月季花,還有叫不出名的花等等。院內花香四溢,青松翠柏,游人樂而開懷,嘖嘖驚嘆!
游客們爭相拍照,樓上樓下、院落前后左看右看,真是壯觀祥和。雖然是在冬天這樣的季節,游客依然是絡繹不絕。坐西朝東的照壁上寫有“紫氣東來”的字樣,還有大理的“風花雪月”四絕的單字,交錯寫在照壁之中。很多錯綜復雜的建造,我說不太清楚,這里也不多說了,只是讓我看得嘆為觀止,眼花繚亂。
聽說這里的民居是大理州最有特色,并保存得最完好的白族民居。驚嘆于白族民居建筑之精巧,古色古香的雕梁畫棟,千姿百態;山水潑墨照壁刻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層樓恬靜,冬暖夏涼。這些集工藝美術,木雕石刻,繪畫書法于一體的民族藝術,薈萃了白族建筑美學的精髓,襯托著白族人民的純樸厚道,好客熱情的文化素養,讓我們置身鄉村的靜美氛圍之中,感受這份寧靜和純潔。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我們隨著客流地進出,賞完了四通八達的精美建筑,終于輪到了品嘗白族獨具特色的“三道茶”的時候了。“三道茶”是白族人民款待貴賓時的一種禮節和飲茶方式。我坐在前排看著白族的姑娘,美麗的金花,穿著色彩各異的民族服裝,戴著精美的頭飾,還有她們臉上熱情洋溢的笑容。真是簡單而又從容。
一個美麗的金花給我們講解白族姑娘的頭飾,說是有著一個很有意思的象征意義。人們都知道來到大理,“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是大理的四絕。而這四絕就體現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垂下的穗子是下關的風,它隨風擺動;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潔白的帽頂是蒼山的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的月。
當然了,在這我們不能光看他們的表演,我們要品的是,馳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據說,白族嚴家的“三道茶”最為正宗呢!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味道各不相同,而且蘊涵著不同的人生哲理,需要每個人細細地品嘗,慢慢地體會,才會品味出不同的奧妙。
第一道茶,選取較粗、較苦的茶葉裝進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沖滾燙的開水。稱為“清苦之茶”。只斟小半杯,茶呈淡淡的黃色,僅呷一口,茶水苦而不澀,品之滿口留香;第二道茶,加進紅糖、乳扇、核桃仁、芝麻、蜂蜜、姜片等沖成。香甜可口,稱之為“甜茶”。要斟滿杯,略帶辣味,“辣”與白族語的“親”是諧音,寓意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6粒花椒調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還夾帶一絲麻辣味道,稱之為“回味茶”。講解“三道茶”的金花又說,各道茶配以不同的“蒼山雪綠”“青毛茶”等上品綠茶,按傳統技藝烤制,茶葉用小砂罐在文火上烤至金黃,開水沖入時一定要達到“雷響”和茶香四溢,這才是最好的佳境。品著“三道茶”,感悟著“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這工夫茶真正的寓意是人生的真諦,人生需要磨煉的風雨歷程。人的一生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先苦后甜,只有吃得苦,才能享受甜后的芬芳,才能品味幸福的滋味。
接著我們又觀看了白族的婚俗表演。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新娘子一出場帶著黑色的墨鏡,新郎官手里拿著一個長煙袋。那黑黑的墨鏡和這身婚慶的裝束倒把我們嚇了一跳。心里想著為什么新娘會戴墨鏡呢?這么別扭詭異。原來這也是白族的風俗之一。新娘出嫁前夜哭得太傷心,把眼睛哭得腫腫的,到了婆家之前,要戴上一副墨鏡以便遮住哭腫的雙眼,胸前要佩一副鏡子作為避邪之物,到了婆家還有一個風俗,就是爭相去掐新娘的臉蛋,說是掐一把喜洋洋,掐兩把幸福長,掐掐扭扭鬧洞房,直到把新娘子的臉掐紅掐紫,掐得越狠表明對新人祝福越深。
我們都會有疑問,想這新娘子嫁過去得受多大的苦呀?其實女人在云南,尤其是麗江的納西族,基本都是有地位很權威的。人家都說,在云南的納西族,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女人在外打理農田,養家糊口,男人在家琴棋書畫詩酒花,看孩子換尿布。突然想,不知道有沒有內地去云南游玩的男人不愿意回家的,留在云南的少數民族,過天堂一般的生活!
大理,我向往已久的古城,愿白族的人民,我們的同胞,以慢活的生活方式活得有滋有味,永葆純樸和快樂!愿我們快節奏的生活和充滿貪欲的心靈,在此地能得到凈化和升華。大理,我不走,還要繼續尋找和體會夢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