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飛鳥集》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作者: 王燕
【作家簡介】見《摩訶摩耶》。
《飛鳥集》選自《泰戈爾作品集》(二),鄭振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出版。
【作品節選】
1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窗前唱歌,又飛去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6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
15
不要因為峭壁是高的,便讓你的愛情坐在峭壁上。
33
生命從世界得到資產,愛情使它得到價值。
45
他把他的刀劍當做他的上帝。
當他的刀劍勝利時他自己卻失敗了。
65
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
93
權勢對世界說道:“你是我的?!?/p>
世界便把權勢囚禁在她的寶座下面。
愛情對世界說道:“我是你的?!?/p>
世界便給予愛情以在她屋內來往的自由。
103
根是地下的枝。
枝是空中的根。
108
當富貴利達的人夸說他得到神的特別恩惠時,上帝卻羞了。
114
道路雖然擁擠,卻是寂寞的,因為它是不被愛的。
123
鳥以為把魚舉在空中是一種慈善的舉動。
130
如果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時,真理也要被關在外面了。
139
時間是變化的財富。時鐘模仿它,卻只有變化而無財富。
158
權勢認為犧牲者的痛苦是忘恩負義。
207
榮譽使我感到慚愧,因為我暗地里求著它。
217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
219
獨夫們是兇暴的,但人民是善良的。
223
生命因為付出了愛情而更為富足。
234
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她自己。
243
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
248
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
258
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力中而變成真實。
298
當人微笑時,世界愛了他;當他大笑時,世界便怕他了。
316
人類的歷史在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
325
“我相信你的愛。”讓這句話做我的最后的話。
【作品鑒賞】《飛鳥集》是泰戈爾的著名英譯格言詩集,共收入抒情短詩325首,大部譯自詩人的孟加拉語詩集《微思集》,1916年最后完成。這些詩作極其短小,鑒于詩作面世前詩人曾東渡日本訪問并對俳句這種短詩形式表現出強烈的興趣,認為《飛鳥集》中的詩歌在某種程度上汲取了俳句的營養是有一定道理的。
雖然風格有較大差異,但《飛鳥集》的短小詩行卻像《吉檀迦利》一般無二地為詩人贏得了世界性的影響。如果說后者是泰戈爾思想求索的深沉薈萃,那么前者可視為詩人情感頓悟時進射出的點點火花;如果說《吉檀迦利》奏出了泰戈爾藝術樂章的最佳旋律,那么《飛鳥集》不啻為詩人那理念之弦撥出的聲聲顫音。關于《飛鳥集》,中譯者鄭振鐸曾作這樣比擬:“它們像山坡草地上的一叢叢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陽光下,紛紛地伸出頭來,隨你喜愛什么吧,那顏色和香味是多種多樣的。”換言之,這些小詩凝聚了詩人敏睿聰慧的藝術才思。
《飛鳥集》詩行頗短,然而其意蘊卻深,直面人生與謳歌自然構成了詩作的主要內涵。開篇伊始,詩人即在第一首詩中以飛鳥的來去顯現了對生活的聯想,以一片秋葉和一聲嘆息托化出兩種意境,含蓄雋永,情景交融,雖系即興之作,卻也寓義深邃。在后續的詩節中,詩人有時直抒胸臆,有時相聞譬喻,將自己的宗教觀念、社會理想、處世哲學、人生感悟,尤其是對愛與恨、榮與辱、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誠實與欺騙、謙虛與驕狂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認識悉行昭示,充分體現了詩人的崇高人格和優良德性。
在《飛鳥集》中,泰戈爾從表現主觀意念的需要出發,大量運用了喻義和象征的手法,以形形色色的客體對象生動形象地喻示了主體意識,收到了奇特的藝術效果。例如前引之第65首短詩,表面上看描寫的是小草與土地的依從關系,而深層里卻是在贊美謙虛謹慎、不慕虛名的生活理想,揭示了創造與占有間的辯證關系。第234首詩作似乎是在純粹客觀地描摹月亮的情況,內質里則借助于月亮來表現詩人的哲理思索和生活志向:為公眾服務,造福于社會,勇于自我犧牲,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在這類詩中,山川林木,鳥獸蟲魚,甚至于行云流水均可作為象征性喻體入詩,起著外化詩人情感的作用?!讹w鳥集》詩作往往借用作為主體性吟詠對象的物體,以日、月、星辰同奉獻、謙恭等美好的素質互相聯系,請看下面幾節詩文:
當太陽橫過西方的海面的時候,對著東方留下了他的最后的敬禮。
“月兒呀,你在等候什么呢?”“敬禮我將讓位的太陽。”
群星不怕顯得像螢火蟲那樣。云、雨、露等物象也具有同樣的象征意義:
白云謙遜地站在天之一隅。晨光給它戴上了霞彩。
雨點吻著大地,微語道,“我們是你的思家的孩子,母親,現在從天上回到你這里來了?!?/p>
露珠對湖水說道,“你是在荷葉下面的大露珠,我是在荷葉上面的較小的露珠。”
艷麗芬芳的鮮花、蔥蘢碧翠的綠草則往往被用來譬喻纏綿悱惻的情戀和生死不渝的友誼:
夜對太陽說道,“在月亮中,你送了情書給我。”“我已在綠草上留下我的流著淚點的回答了?!?/p>
綠葉戀愛時便成了花。花崇拜時便成了果實。
《飛鳥集》的部分詩節里,泰戈爾寄寓了他對人神同一理想的追求,表現了他探索人生歸宿的神秘性精神活動,外化著其在有限自我和無限的宇宙精神之間尋求融匯契合的心路歷程。詩集第257首表示:
我住在我的這小小世界里,生怕使它再縮小一丁點兒。把我抬舉到您的世界里去吧,讓我有高高興興地失去我的一切的自由。
對神奉獻是泰戈爾這部詩作的基本命題,執著于現實生活中的追求以及寄情于人生彼岸的超越是這種思想的兩個不同的抒情層面:
主啊,當我的生之琴弦都已調得諧和時,你的手的一彈一奏,都可以發出愛的樂聲來。
生命從世界得到資產,愛情使它得到價值。
我們的生命就似渡過一個大海,我們都相聚在這個狹小的舟中。死時,我們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
另外,《飛鳥集》的詩歌還表現了對金錢和權勢的蔑視,對暴力和專制的憤怒,同時還對被奴役、被壓迫者的不幸境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還有的詩節表達了詩人的藝術思想和詩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