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名言名句解讀
毀人者不美,欺人者非福⊙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注釋】
毀:毀謗,說人壞話。釋回而增美:去邪僻而增益美性。橫逆:橫暴無禮的行為。器宇:度量,胸懷,氣度。
【譯文】
說人壞話者往往德行并不好,而被毀謗者在經歷一番譏訕后便會多一番修身反省,這樣反而可以洗脫冤枉增益自己的德行。能夠欺壓人并不是福氣,而受欺壓者往往在遭遇了橫暴無禮的行為后,胸懷氣度都會有所提升,這樣一來,受欺壓的禍事就轉化成了一種福分。
【道理】
“吃虧是福”,在吃虧后反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身修養得到不斷完善。
胯下之辱
韓信出身平民,年輕的時候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由于漢代選官為推舉制,韓信未被推選為官吏,加上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接濟度日,所以許多人都討厭他。當時在淮陰有一個年輕的屠夫侮辱韓信,說道:“雖然你的個子高大,又喜歡佩劍,但內心卻是很懦弱的啊。”并當眾侮辱他說,“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注視他良久,俯下身子從對方的胯下爬過去。集市上的人都譏笑他,認為他膽子真的很小。
然而,忍受了胯下之辱后,韓信知恥而后勇,先后投奔了項羽、劉邦,并得到了劉邦的重用。多年后,韓信回到淮陰,再見到那個屠夫時,沒有借機報復,反而封他為中尉,并對自己手下將領解釋道:“這是位壯士,當年他侮辱我時,我本可以殺了他的,但即使殺了他,我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清吳昌碩《牧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