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4884】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樊錦詩口述,顧春芳撰寫,譯林出版社,30.75印張,2019年10月第1版,68元)
△13章:①人生的不確定性;②神圣的大學;③敦煌是我的宿命;④千年莫高窟;⑤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⑥風雨飄搖的日子;⑦敦煌的女兒;⑧敦煌石窟藝術;⑨保護就是和時間賽跑;⑩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春風化雨潤心田;?四十年后終成卷;?莫高窟的“莫高精神”。
〇“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唯一自傳。考古學人的志業與愛情,石窟考古的殫精竭慮,莫高窟文保的有效探索,“數字敦煌”的遠見卓識。
〇文理交融、兼容并包的學術風氣是北大精神傳統中重要的方面。
〇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嚴謹誠實,你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絕對不能糊弄人,不能還沒做事情就亂忽悠。做人不僅要嚴謹誠實,還要有定力,有責任擔當,不能亂跟風,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有看清楚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在關鍵時候不糊涂。
〇莫高窟創建于公元366年,迄至14世紀,其間連續建造時間長達千年之久。
〇1900年,發生了兩件中華民族歷史上堪稱恥辱之大事。一件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緒倉皇避難,北京陷落;另一件就是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和被盜。
〇羅振玉、王國維與中國敦煌學的發軔。
〇莫高窟藝術之特點:規模大;歷史跨度長、延續性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區域性特征;藝術形式多樣。
〇人才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常言道:“好樣的人才能辦好樣的事”。
〇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論語·子張》)意思是說,君子的氣質有三種變化:遠望他的外表,很嚴肅;近距離接觸他,很溫和;聽他說話,很嚴厲。
(2020年8月8日中午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