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白《素友詩選》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作者: 李亞白
【作家簡介】素友(1920— )是越南當代著名詩人。原名阮金成,生于越南中部承天省富萊村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郵局職員,對漢學頗有修養(yǎng)。素友幼年時便從父學詩,掌握了六八體、七七六八體、五言、七言等多種民間和古典詩歌形式。當?shù)刎S富多彩、美麗動人的民歌也對他產生深刻影響,使他對人民的情感、語言有了深切的理解。
1936年,16歲的素友在順化市的中學時代參加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同時開始寫作詩歌。他這時所寫的詩經常發(fā)表在越南南北各地的報紙和黨的報刊上。詩歌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在憂國憂民的沉思中表達了對勞苦民眾和壓迫者、侵略者的強烈愛憎,以少年的赤誠呼吁、激勵越南人民為爭取祖國的獨立自由而奮斗。1937年,素友因參加反殖民主義運動而受到法國殖民主義當局的迫害,被迫離開學校。1938年,他加入越南救國青年團和越南勞動黨的前身——印度支那共產黨。
1939年,素友被法國殖民當局逮捕監(jiān)禁。在獄中,他堅持創(chuàng)作,不斷寫出比以往而富于戰(zhàn)斗性的詩歌,表達了革命者的錚錚鐵骨,堅定了難友的不屈意志。1942年,素友越獄回到北方,曾擔任當時秘密出版的《驅逐國賊報》主編,思想、創(chuàng)作趨于成熟,詩名更盛。1945年8月革命時,素友是順化地區(qū)主要領導人之一。抗法戰(zhàn)爭期間,在第四聯(lián)區(qū)擔任政治工作,并在越北根據(jù)地擔任文化和文藝運動的領導工作。1951年后,任越南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副主席、越南勞動黨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務。1976年當選為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80年任越南政府副總理。繁忙的政治事務并未使他放下創(chuàng)作之筆,他結合政治生涯寫下了大量詩作。1958年曾來中國訪問,寫下一些美麗的抒情詩篇。素友對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曾予以熱情贊揚和高度評價。但在70年代中越關系破裂后,他曾多次對中國進行攻擊,發(fā)表了《心里話》、《在長沙的浪尖上》(1976)等反華詩,以及許多反華講話。
《素友詩集》,人民文學出版社組織集體編譯,1960年出版。
【作品節(jié)選】
站起來
他們高大,是因為我們跪著,
向他們祈求,有什么用?
把仇恨埋在心中又有什么結果?
起來!我們有權利過美好的生活!
誰想向那冷酷的心苦苦哀求,
當他們踏在尸體上,
狂飲人民鮮血的時候?
不!我們不能像乞丐一樣生活!
起來!為了我們生活和歡樂的權利!
哪怕粉身碎骨,灑鮮血,拋頭顱!
每個倒下去的戰(zhàn)士,都是一座橋梁,
讓我們通往廣闊的樂土。
1938年4月順化
航船
當我們已被真理吸引的時候,
痛苦的生活再沒有甜味;
憂郁的日子沒有笑聲。
在黑暗的歲月應該去尋找光明,
去尋找,我們只有一條路——革命,
堅信,我們一定能夠成功,
像在茫茫大海上的航船,
陸地雖遠,總有一天會到達彼岸。
親愛的朋友,
也許,海港還遠,看不見彼岸,
也許,暗礁和驚濤駭浪
會打沉我們幾只輕小的船!
但是,朋友啊,戰(zhàn)斗的生活哪兒會平靜,
假若你的平生大志和抱負
就是要把肉體和靈魂,你的一切
都投入火熱的斗爭。
生存是在與死亡的斗爭中求得,
那么一些艱難和危險又算得了什么!
我們就像一只出征的艦隊
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未來,像我們眼前的廣闊無邊的海洋,
像我們頭上的萬里晴空。
在一個桃花盛開的春天,
我們將停泊在一個銀波蕩漾的海灣。
1938年
站起來繼續(xù)前進
站起來繼續(xù)前進!
何必唉聲嘆氣?
誰不經過失敗就取得勝利,
誰不做過傻子才變得聰明!
何況前進的道路上處處荊棘,
這還不是最后一次的戰(zhàn)斗!
站起來搓手自語:
有意志就有力量!
心里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摔倒了就站起來繼續(xù)前進。
這局輸了再來一局,
只要取得最后勝利,那有什么關系!
站起來理想將實現(xiàn),
從失敗中吸取經驗:
吃一塹長一智,
使頭腦更加聰明,
苦難的弟兄們!站起來繼續(xù)前進!
1941年5月
十月的歌
在你沒誕生的時候,
大地在哭泣,
世界上沒有自由的人,
他們還處在漫長、殘酷的黑夜里。
那時候,一碗一碗的
眼淚、汗珠和鮮血,
只能換來
一顆兩顆霉爛的米。
自從你站立起來,
大地才開始歡笑;
從那時候起,
人類才唱著十月的歌。
那些將要緊閉的凄涼的眼睛,
忽然睜開,看著燦爛的未來;
無數(shù)鋼鐵的手臂也高舉起紅旗,
向著漫長的黑夜沖擊。
走上斷頭臺的同志,
向劊子手驕傲地高呼:
“共產黨萬歲!
向你致敬,蘇維埃聯(lián)盟!”
啊,勇敢的老大哥,
光輝燦爛的鋼鐵堡壘!
這里八月的越南,
是蘇聯(lián)十月革命的弟弟!
歡呼你,斯大林,
萬年長壽的大柏樹,
你散布著和平、幸福的濃蔭,
你抗擊著狂暴的大風和巨浪!
歡呼你,胡志明,
海洋上的燈塔,
狂風暴雨熄滅不了
你長期堅持抗戰(zhàn)的火焰!
1950年
【作品鑒賞】一切杰出的詩人都無愧于自己的時代。翻開裝幀簡樸的《素友詩集》,感受到的,不是花前月下的悱惻纏綿,也不是淺斟低吟的優(yōu)雅閑適。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革命戰(zhàn)士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蓬勃之氣。
越南近、現(xiàn)代是一個屢遭侵略、多災多難的民族。百年憂患的歷史鍛造了越南人民堅韌不屈、勇于斗爭的性格。素友出生在越南人民抵抗外來侵略、反抗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時代,從少年起就投身于人民革命斗爭的時代洪流。他對人民的苦難有深切的感受,在詩中表達了對黑暗、殘酷現(xiàn)實的強烈憤怒,真實地反映了越南人民所遭受的各種屈辱和苦難。他早期的詩作,如《孤兒》、《知己》、《兩個孩子》、《老仆》、《人坑》等,就懷著純真善良的少年之心,描繪出一幅幅“人間的慘景”,向階級壓迫的不合理現(xiàn)實提出抗議和聲討。他以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啟發(fā)民眾,“他們高大,是因為我們跪著”,號召民眾為擺脫奴役聯(lián)合起來,英勇抗爭。作為一位“人民的歌手”(蕭三語),素友詩歌的人民性不僅限于反映人民苦難的人道主義,更在于表現(xiàn)人民反抗意志的革命性、戰(zhàn)斗性。他的一生經歷了越南民族、民主革命的始終,他的詩篇與越南人民革命斗爭緊密相連,堪稱越南革命的詩史。越南人民革命歷程的每一步都在他詩中得到生動的反映。《站起來》、《聯(lián)合起來》、《航船》、《春意》、《獄中心思》等詩作,表現(xiàn)了越南人民在封建壓迫和法國殖民主義奴役下爆發(fā)的反抗意志,在十月革命的激勵下掀起的革命斗爭浪潮。《“七七”》、《決定的時刻》、《戰(zhàn)斗》、《決心犧牲》、《站起來繼續(xù)前進》、《流放之歌》、《決堤》、《饑餓!饑餓!》、《殺敵》、《狂歡》等作品,表現(xiàn)了越南人民面對兇頑的日寇,經過血與火的艱苦斗爭,前仆后繼,終于戰(zhàn)勝法西斯獲得自由解放的英雄業(yè)績。《破壞公路》、《越北的母親》、《在廢墟上》、《開炮》、《十月的歌》、《為奠邊府戰(zhàn)士歡呼》、《我們前進》、《越北》、《重返》等篇,表現(xiàn)越南人民面對前門驅狼、后門入虎的嚴峻形勢,毫不氣餒,“戰(zhàn)斗求生存”,越戰(zhàn)越勇,越戰(zhàn)越強,又經過8年抗戰(zhàn)打敗了法國侵略者的輝煌歷史。躍動在詩集中的“反抗殘暴與不平”、“向著漫長的黑夜沖擊”的“戰(zhàn)士的靈魂”,是作者之魂,也是越南人民革命斗爭的“時代之魂”。詩集是越南人民光輝革命歷史的戰(zhàn)歌和頌歌。
20世紀上半葉是無產階級革命在世界范圍取得輝煌勝利的時代,越南革命也匯入“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世界歷史洪流。作為無產階級革命詩人,素友胸中不只關懷著祖國革命命運,同時也跳動著世界革命的時代脈搏。他在《李桂的笛聲》、《十月的歌》、《列寧》、《通往友邦之路》等詩篇中,對偉大的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表達了由衷的禮贊,對蘇聯(lián)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表達了熱情洋溢的頌揚,對列寧、毛澤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導師表達了高度的景仰和崇敬。《“七七”》一詩強烈譴責日本的侵華罪行,對中華民族反侵略的鋼鐵意志和必然勝利充滿信心。《朝鮮的孩子》寫于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之初,憤怒控訴了美帝國主義的強盜行徑,表現(xiàn)了社會主義國家兄弟般的情義,預言了中、朝人民的必定勝利。這些閃耀著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的詩篇,記載了本世紀上半葉各國無產階級革命人民唇齒相依、并肩戰(zhàn)斗、榮辱與共的歷史,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風云的寫照。
在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欺凌、蹂躪下,越南人民的斗爭艱巨殘酷,民族災難是深重的。但是,壓迫愈深,反抗愈烈。越南人民在漫長的革命歷程中,鍛煉出了堅韌不拔、英勇不屈的戰(zhàn)斗意志,始終懷著奪取最后勝利的信心。在素友詩中,與現(xiàn)實的革命斗爭內容相滲透的,是壯闊澎湃的革命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在30年代,就以少年的赤誠,寫下“獻上我全部的鮮血,來染紅這灰色的人間!”的誓言。他在艱險的戰(zhàn)斗歷程中,無論面對怎樣的險惡困境,都不曾動搖理想必勝的信念,都保持著昂揚斗志和樂觀精神,并以此激勵人們。在監(jiān)獄中,他憑牢窗遠望,“像充滿信心的人一樣微笑”,“沒有一聲疲憊的嘆息,沒有一句氣餒的話語”,表現(xiàn)出“頭將落地笑容滿面”的英雄氣概。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年代,他號召人民“踏平一切障礙,沖破一切艱難”。在抗法戰(zhàn)爭中,他揮筆寫道:“哪怕到處都是重巒迭障,我們也要歡樂地歌唱”。這種勇于斗爭、決不屈服堅信勝利的精神,是素友作為共產主義戰(zhàn)士的優(yōu)秀品質,也是越南人民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寶貴品質。素友詩歌的浪漫主義是他政治抒情詩的重要因素,也是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他的詩是戰(zhàn)斗的詩、戰(zhàn)士的詩,充滿火熱的戰(zhàn)斗激情和堅定的勝利意志。
素友詩歌兼有剛毅與溫柔兩種風格因素。剛毅而不失之粗礪,溫柔而不流于媚怯。這種風格反映了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格,從越南中部的民歌中可以看出這一特點。《素友詩集》中的作品大多是政治抒情詩,體現(xiàn)了這位革命詩人的基本創(chuàng)作傾向。這些政治抒情詩同民族命運、時代風云緊緊結合,表達了人民的意愿,唱出了人民的心聲。素友詩歌基本采用越南民族詩歌的形式寫成,因而在人民群眾中流傳很廣,戰(zhàn)士、工人、農民和婦女們都能吟誦他的詩句。他的詩歌是戰(zhàn)斗的武器、進軍的號角,在革命斗爭中發(fā)揮了巨大力量。素友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越南無產階級文學的財富,也是20世紀世界無產階級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某些詩篇,可以看出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這與他幼年所受父親的漢學熏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