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全集《嘆父德行喻》譯文賞析
嘆父德行喻
【原文】
昔時有人,于眾人中嘆[1]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盜,直作實語[2],兼行布施。”時有愚人,聞其此語,便作是言:“我父德行,復[3]過汝父。”諸人問言:“有何德行,請道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來[4],斷絕婬欲,初無染污[5]。眾人語言:“若斷婬欲,云何生汝?”深為時人之所怪笑。
猶如世間無智之流,欲贊人德,不識其實。反至毀訾[6]。如彼愚者,意好嘆父,言成過失,此亦如是。
【注釋】
[1] 嘆:贊嘆。
[2] 直作實語:行為正直,說話誠實。
[3] 復:壓倒。此指超過之意。
[4] 小來:自小以來。
[5] 初無染污:這里指從未與異性有過接觸。
[6] 毀訾:詆毀、污蔑別人。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當著眾人面稱贊他父親的品德,他這樣說道:“我父親慈祥仁愛,從來不傷害別人,也不偷竊,從來不說假話,還時常關心和幫助別人。”當時有一個愚人,聽到他說的這番話,便也這樣講:“我父親的品德更勝你父親一籌。”大家就問他:“你父親的品德高在哪里,請你說說他做過的事情。”愚人回答說:“我父親從小就斷絕了淫欲,從來沒有與異性接觸,從來不做不干凈的事。”大家聽了都哄笑起來,反問他:“你父親要是斷絕了淫欲,又怎么會有你呢?”這種與事實相矛盾的話,成為當時在場人的笑柄。
這就像世界上那些沒有智慧的人,有心想稱贊別人的德行,但是好話說過了頭,反倒弄成了詆毀他人。就好像這個愚人,本來是想稱贊他父親,結果卻說得言過其實,反而招來人們的詆毀和議論,世上無知的人往往就是這樣。
【評析】
其實這個愚人傻得挺可愛的,他聽見別人在夸自己的父親,也為了維護自己的父親,便也想夸自己的父親一番。或許他真的不知道所謂的“淫念”為何物,只是隨便那么一說,便使自己陷于尷尬的境地。佛家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佛教之所以禁止妄語,就是因為他有害無益。有的時候,有的場合,我們不得不說一些贊美或恭維的話,但一定要符合實際,要發自真心地贊美別人,不要只是為了贊美別人而贊美別人。否則,讓人一眼就看出你內心的虛偽,這樣的贊美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所以我們要注意:贊美或恭維絕對不可過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盡量做到恰到好處。
故事征引
適度贊美,一切才會更美
有一對夫婦,被好多人稱為是郎才女貌,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中的模范夫婦。妻子賢惠漂亮,丈夫精明能干,還是一個美食主義者呢!
丈夫平時最大的興趣就是嘗盡天下的美味佳肴。他尤其偏嗜鴨腿。妻子呢,心里深愛著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時常陪著丈夫去各地的烤鴨店。每次開吃之前,丈夫總會在那里講講鴨腿的各種好處:說鴨子僅靠兩條腿下水能游,上岸能行,肌肉矯健,所以鴨腿才是鴨子全身質感最好的地方。妻子呢,每次為了陪他吃烤鴨,總是弄得一身疲憊。
于是,妻子下定決心自己研究烤鴨的技藝,準備親自當爐,讓丈夫不用總是跑出去吃烤鴨,想要他在家里就可以吃上美味的烤鴨,說行動就行動!
終于有一天,妻子經過用心地烹調,居然也能色香味俱佳,而且覺得自己的手藝也不亞于專業的廚師。從那以后,丈夫再也不用拉著妻子去餐廳吃烤鴨,他每天回家都能夠享受到妻子充滿愛心的美食。
剛開始,丈夫對妻子的烹飪工夫還贊不絕口,每次都吃個精光,讓妻子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可是時間一長,漸漸地丈夫的贊美沒有了。他每天只是按時回家吃飯,妻子呢也本分地端上一盤烤鴨,滿足丈夫的口福。
有一次,妻子還像往常一樣,本分地端上一盤烤鴨,丈夫吃著吃著,突然發現盤里的烤鴨只有一條腿。他咬著汁液飽滿的鴨肉,滿嘴油膩,用另一只手指著盤中的鴨腿說:“奇怪了!我家桌上的鴨子怎么只有一條腿呢?”
妻子一聽,沒好氣地反駁說:“我們家的鴨子本來就只有一條腿。”
丈夫一副不罷休的樣子,質問道:“你胡說,鴨子生下來都是兩條腿。我們家后院池塘中飼養的一群鴨子,當初買來的時候也都是兩只腿呀,為什么你烹煮出來的烤鴨,都只剩下一條腿呢?難道鴨腿自己會長翅膀飛走了?這件事肯定有蹊蹺,我要到池塘去看個明白,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
于是,妻子隨著丈夫來到了花木扶疏的庭院。看著池塘中三五成群的水鴨,它們有的在碧波上悠然地游蕩,有的棲息在岸邊閉著眼睛打盹,還有的縮著腿,躲到濃蔭的樹下享受清涼。
妻子指著正在睡午覺的鴨子說:“你看!我們家養的鴨子就是只有一條腿。”
丈夫睜眼一瞧,原來鴨子把一只腿縮到厚厚的毛羽里面,舒舒服服地睡覺呢!從側面看起來,好像一個金雞獨立的勇士。
丈夫聽了妻子的話,心里很不服氣,但當時也沒說話。他繼續瞅著那些睡著的鴨子,然后用雙手使勁地擊掌:“趴!趴!”熟睡中的鴨子聽到突如其來的拍掌聲,從正酣的美夢中驚醒,紛紛放下另一條腿,一會兒潛入水中,一會兒浮出水面,一幅春暖鴨先知的美麗畫面。
這時候,丈夫高興地拍掌大叫,得意洋洋地說:“你看,我們家的鴨子明明就是兩條腿嘛!”
妻子用暗示的語氣說了句:“那是因為你給它們鼓掌了,因此才有兩條腿。”這時候丈夫才明白了妻子的話中之意。
贊美要恰到好處
有一個家境非常貧窮的小女孩,她非常喜歡唱歌,但因為她長得又矮又瘦,所以在一次合唱時被老師排除在了隊列之外。為此,小女孩躲在公園里傷心地流淚。
她想:為什么我不能去唱歌呢?難道我真的唱得很難聽嗎?想著想著,小女孩就低聲地唱了起來,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才停下來。
這時候,旁邊傳來一個聲音:“謝謝你,小姑娘,你美妙的歌聲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小女孩驚呆了,回頭一看,原來在她不遠處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說完這話他就離開了。
小女孩受到贊美后,滿心歡喜,第二天她再去公園時,看見那個老人還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滿臉慈祥地看著她,還沖她微笑。于是,小女孩很自然地唱起來,老人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副陶醉在其中的表情。最后,老人大聲贊美道:“謝謝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
事情過去了好多年,小女孩也長成了窈窕的大姑娘,更重要的是她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歌手。當別人問她的成功經驗時,她總會說同樣的一句話:是一位老人真誠的贊美改變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