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賞析解讀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柳宗元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fēng)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一
破額山下碧玉般的江水在奔流,詩人在遙遠(yuǎn)的江岸停下木蘭舟。
春風(fēng)吹拂送來無限美好的情意,多想采蘋花相贈無奈不得自由。
二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xùn)|郡(今山西永濟),出生于長安。唐宋八大家之一,杰出的散文家和詩人,勇于改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與韓愈并稱“韓柳”。
二十六歲被任命為集賢殿正字,職責(zé)是校勘整理圖書,有機會博覽宮廷藏書。貞元二十一年(805年,這年八月改元永貞元年)正月,李誦即位,早年入侍東宮陪太子李誦下棋讀書深得信任的王叔文被任命為翰林學(xué)士,實際掌握了朝中大權(quán)。柳宗元被越級提升為正六品的禮部員外郎,時年三十三歲。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人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稱“永貞革新”。這些措施直接觸犯了宦官、藩鎮(zhèn)和官僚集團(tuán)的利益,他們聯(lián)合起來反擊,迫使順宗李誦退位。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次年被殺),王伾為開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朗州司馬,韓泰為虔州司馬,陳諫為臺州司馬,韓曄為饒州司馬,凌準(zhǔn)為連州司馬,程異為郴州司馬,韋執(zhí)誼為崖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貶到更加僻遠(yuǎn)的柳州(今廣西柳州)去做刺史,尚存活的韓泰任漳州刺史,韓曄任汀州刺史,陳諫任封州刺史。
劉禹錫也被貶播州(今貴州遵義)。柳宗元認(rèn)為播州是煙瘴之地,非一般人所能居住,況且劉有高齡老母,決定上奏用自己被派任的柳州和劉禹錫的播州交換,其他大臣也為劉禹錫說情,劉禹錫才被改任連州(今廣東連縣)。
柳宗元初到柳州寫下了《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柳宗元貶謫于大荒之地,音書難通,彼此隔離,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無法互通音信,真是最傷心的事情。
元和十四年(819),柳宗元病逝于柳州,時年四十七歲。好友劉禹錫整理其遺稿,編成《柳先生文集》。韓愈作《柳子厚墓志銘》。
三
“曹侍御”,名字未詳。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簡稱。主要職責(zé)是彈劾非法,督察郡縣,或奉使出外執(zhí)行指定任務(wù)。曹侍御可能是柳宗元朝中好友,可是因柳貶謫在此,不便相見,只寄詩給柳宗元。
象縣(唐時柳州所轄縣,縣治在今廣西柳州東北六十五里)。
“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木蘭洲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于此,用構(gòu)宮殿也。七里洲中,有魯般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云木蘭舟,出于此。”后常用為船的美稱。
“瀟湘”一帶,是屈原行吟之地。“瀟湘意”,化用屈原《湘君》、《湘夫人》意境,描寫湘君和湘夫人彼此相思,在湘江一帶互相尋找,表達(dá)彼此思念又不能會面的情意,把自己與曹侍御彼此思念之情表現(xiàn)得迷離朦朧。
第四句反用柳惲《江南曲》詩意,抒寫了身不由己的苦衷,相思卻難相見的悵惘。“欲采蘋花”,用《江南曲》詩意:“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華復(fù)應(yīng)晚。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yuǎn)。”(南朝梁柳惲《江南曲》)懷念故人,無限相思而不能見,就想到采蘋相贈,可是“不通”,“隔”,無由得見,包含著無限的情思。
前兩句遙想友人行跡,后兩句寫自己情意無限,情深詞清。采蘋相贈,卻無由達(dá)到,表明相思而不能相見。
四
元好問認(rèn)為,柳宗元深受謝靈運的影響:“謝客風(fēng)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dāng)年寂寞心。”
紅色琴弦極美,透過聲音知道彈琴的人的內(nèi)心真正傳達(dá)的是什么樣的感情,這才是知音。沒有一個共鳴的心,所以是寂寞心。
只有心心相印,以心正心,才能捉到觸摸到當(dāng)時的感覺,也許這是唯一的途徑:以心感知。
一片忠君之心不被人識,正如同屈原。有言外之意,還可以引申,對朝廷忠心,而不被識,無人賞識之心,卻是當(dāng)時寂寞心。
從生理學(xué)上講,心作為方寸之地,自然放不下天地萬物,但卻可以用思想和情感把握宇宙天地。作為個體的人,心是打“通”人與天地的橋梁。
作為個體,千差萬別,其間相通的是心靈。孟子引述孔子“出入無時,莫知其鄉(xiāng),惟心之謂與?”人心如此微妙,出去回來,沒有一定時候,沒有人知道它的方向。
紅樓夢是曹雪芹晚年極窮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只有八十回。豈不寂寞?項羽當(dāng)四面楚歌時,豈不寂寞?李煜“鎖清秋”,豈不寂寞?
織女星不寂寞?牽牛星不寂寞?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豈不寂寞?
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少婦豈不寂寞?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豈不寂寞?
無可奈何花落去,豈不寂寞?似曾相識燕歸來,又開彼岸花。古人的詩句,留下的是一種心心相通的感覺。種子的信念平淡到讓人忍無可忍,寂寞至極,而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