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皇家園林——頤和園》賞析
皇家園林——頤和園
【點睛之筆】
北京頤和園既是一座帝王行宮,同時也是一座皇家園林。金時始建行宮,清乾隆時改建為清漪園,后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遭到嚴重破壞。光緒十四年(1888),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復此園,更名為“頤和園”。
【經典解讀】
1900年,頤和園遭到八國聯軍洗劫,慈禧從西安回北京后,拿出巨款修復此園。慈禧大力修復此園的目的是為了避暑和安享晚年。從1903年起,慈禧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里度過,由于慈禧常需在這里接見臣僚、處理政務,所以在園的前面專門建置了宮殿區和生活居住區,使頤和園成為集“宮”、“苑”雙重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皇家園林。
頤和園占地達294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水面占全園的3/4。全園大致可以分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以大戲樓、玉瀾堂等四合院為主的寓居區,以及包括排云殿、佛香閣、長廊、畫中游、石舫、知春亭、諧趣園等在內的游玩區。佛香閣依山就勢而建,氣勢宏偉壯觀,是全園的核心建筑。在佛香閣的高臺上可以俯瞰到整個昆明湖,昆明湖是仿照杭州西湖而開鑿的。西湖有蘇堤,堤上有六座橋,昆明湖也造了一條西堤,堤上也建造了六座造型優美雅致的橋。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它是古代神話里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神山的象征,遵循了我國園林傳統的“一池三山”的形式。
在頤和園北部,萬壽山的后面是后山后湖景區,它和前山前湖景區的開闊雄壯的景色相反,是一個深邃靜謐的園林環境。后湖的水面相對狹長,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森森,給人一種置身于深山峽谷中的感覺。后山上與后湖邊曾經有一些如蘇州街等很有特色的園林建筑,可惜在1860~1900年間被英法等列強所毀,現已復建。在后山東北角的諧趣園,具有江南園林清雅秀麗的特點,被人們譽為“園中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