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丌官(qíguān)》姓起源
441 丌官(qíguān)
441 丌官(qí guān)
【尋根溯源】
丌官復姓源自古代的掌笄之官,即笄官,亦稱丌官、亓官。在古代,笄禮是當人年齡至十五歲時,在頭發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人的象征。笄即古代貴族用于綰起頭發的簪子。在重要的儀式上,專門有人負責管理笄,其后裔便以官職為氏,以后又簡稱為丌、亓。
【變遷分布】
丌官復姓為罕見姓氏。山東萊蕪是丌官氏的中心。今山東、河南、安徽等地依然有丌官氏分布。
【名人薈萃】
丌官氏:孔子的夫人。春秋時宋國人。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逝世。孔子19歲時娶宋國人丌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魯哀公十年(前485),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宋朝時期追封為鄆國夫人,被儒家后世尊為圣母。如今孔廟中的寢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專祠。孔子夫人在史書上稱為“丌官氏”。
丌官賓:據《亓氏族譜》記載,丌官賓為元代人,后改姓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