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駙馬”的由來》賞析
“駙馬”的由來
【點睛之筆】
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原是漢代官職,掌副車之馬,是皇帝的近衛侍從官之一。
【經典解讀】
駙馬這個官職從漢武帝時開始設立,多是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擔任,鮮有由帝婿擔任的。到三國時期,魏國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魏晉以后,駙馬即用以稱帝婿,帝婿都照例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
漢代時駙馬都尉的官職也算不小,年俸為二千石,東漢光武帝第三女館陶公主的丈夫韓光就是駙馬都尉,但這只是碰巧。真正將公主的丈夫專稱為駙馬是魏晉以后才有的事。三國時的何晏,因為娶了金鄉公主為妻,被加授了駙馬都尉一職。多年之后,司馬懿的女兒堂山公主嫁給了杜預,也官拜駙馬都尉。從此以后,魏晉時代的皇帝就照例授自己的女婿駙馬都尉的官職,簡稱駙馬。此后駙馬就成了虛銜,變為一種專用稱號了。
到清代,駙馬按滿語說法,稱為額駙。額駙娶公主不能用“娶”,只能用“尚”。額駙又以所尚公主的品級不同,名稱也不同,尚由皇后所生的固倫公主者稱為固倫額駙,尚由皇妃所生和倫公主者稱為和碩額駙,尚格格者稱為格格額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