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挺《【雙調】潘妃曲》題解|注釋|鑒賞
商挺《【雙調】潘妃曲》題解|注釋|鑒賞
商挺
商挺(1209—1288),元代前期散曲作家。字孟卿,一作夢卿,號左山老人。
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人。蒙古軍破汴京,時年24歲,北走依冠氏(今山東冠縣)趙天錫,與元好問、楊奐交游。憲宗三年(1253),為京兆宣撫司郎中,兩年后升為宣撫副使兼理懷孟。中統元年(1260),官參知政事,后遷為四川行樞密院事。至元元年(1264),入拜參知政事,六年,升為樞密副使。后以疾辭。卒年八十。謚號文定。善隸書,工山水墨竹。今存散曲有小令19首,均描寫閨情,筆調細膩,富有民間俗曲風味。另著詩千余首,今多散佚。
【雙調】潘妃曲
帶月披星擔驚怕,久立紗窗下。等候他,驀聽得門外地皮兒踏①。則道是冤家②,原來風動荼架③。
【題解】
“潘妃曲”,又名“步步嬌”,屬雙調宮曲調,正格句式為七、五、三、七、三、五,共六句。本支曲抒寫月夜幽會之時,情人未至而焦灼不安的心情。這種焦灼不安的心情,是通過對周遭環境的變化引起感應而傳達出來的。“原來風動”一句,表現手法新穎真切,堪稱佳句。
【注釋】
①驀——忽然,突然。
②冤家——情人的愛稱,是一種愛極之反語。
③荼(túmí)——一種攀生植物。
悶酒將來剛剛咽,欲飲先澆奠①。頻祝愿,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②。謝神天,教俺也頻頻的勤相見。
【題解】
本支曲寫灑酒祭奠神明,祈求神明佑其團圓的迫切愿望。可貴之處在于,主人公不僅有“教俺也頻頻的勤相見”的時時團聚的個人要求,還提出要讓天下情人“早團圓”的祈禱,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注釋】
①澆奠——以酒灑地,表示對先人的祭奠或對神明的祈禱。
②廝愛——喜愛。
一點青燈人千里,錦字憑誰寄①。雁來稀②,花落東君也憔悴③。投至望君歸④,滴盡多少關山淚⑤。
【題解】
本支曲子寫懷念丈夫的相思之情。閨中人寂寞難捱,想寄書又沒法投寄,道路遙遠,天各一方;“一點”和“千里”,對比是如此地強烈,其藝術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注釋】
①錦字——用《晉書·竇滔妻蘇蕙傳》典故。竇滔是前秦苻堅時的刺史,被流放到流沙,妻子蘇蕙想念他,在錦上織回文旋圖詩以寄,后用稱寄夫之書為“錦字”。
②雁來稀——音信少,古人認為鴻雁可傳書,典見《漢書·蘇武傳》。
③東君——司春之神。
④投至——等到。
⑤“滴盡”句——連上句意謂,等到你回來,不知還要流多少相思淚。關山淚,相思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