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霍(huò)》姓起源
160 霍(huò)
160 霍(huò)
【尋根溯源】
霍姓源自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叔處于霍(今山西霍縣),史稱霍叔處。雖然叔處因參與“三監之亂”而被降為庶人,但其族裔仍居于霍邑。春秋時期晉獻公滅霍之后,其子孫以邑為氏,稱霍姓。
【變遷分布】
秦漢時期,在山西活動,并在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出現了霍去病、霍光家族,在西漢政壇上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后又形成了太原郡(今山西太原)霍氏郡望。宋代以前,在河北臨漳、曲周,北京大興,湖北枝江也有霍氏名門分布。宋代以后。在河北、陜西、江蘇,尤其是廣州仍有較多分布。當今在遼寧、天津、山東、陜西、江蘇、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霍去病:西漢大將,杰出軍事家。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匈奴被他所率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惜英年早逝,在為他舉行葬禮時,滿朝文武和平民百姓從長安城內一直排到墓地為他送行,場面之宏大,歷史少有。
霍光:西漢大臣。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霍去病的弟弟,是一位封侯拜相的文官(大司馬),他曾輔佐漢代的三朝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二十幾年未曾有過差錯。可以說,霍家兄弟是漢朝社稷的兩位大功臣。是漢昭帝的輔政大臣,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霍韜:明代禮部尚書。南海縣石頭鄉(今屬廣東佛山石灣區)霍族人。正德進士,讀書西樵山,經史精治,嘉慶年間官至尚書。力主清娼籍,散憎尼,毀淫詞,興社學。為人剛正不阿,見義勇為,堅貞不屈。死后被封為太子太保(從二品),謚號文敏,并由皇帝御賜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