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加·米斯特拉爾/著 朱景冬/譯《星辰》全文賞析
星辰
[智利]加·米斯特拉爾/著 朱景冬/譯
作者簡介
加·米斯特拉爾(1889~1957),智利女詩人,1945年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她因愛人死亡而走上了創(chuàng)作之路,為愛情悲鳴。后來,她把愛情的力量全部用在兒童教育上,寄情于作品中,揭示了廣大人民的貧苦生活,為不幸的兒童祈求憐憫。主要作品有詩集《孤寂》《有刺的樹》《葡萄壓榨機》等。
我們無比熱愛大地,因為她的任何部分都是美麗的,而且她的美麗多姿多彩,但尤其因為她是我們的祖國,我們在大地上行走,我們把她耕耘、翻動。她是我們感官的一個部分,因為她是我們看得見、聽得見和觸摸得到的東西,而她也聽得見我們的聲音,感受得到我們的存在。
但是白天充滿陽光,夜晚繁星無數(shù)的天空,盡管不是我們的創(chuàng)造物,卻比大地更瑰麗多姿。
我們覺得我們看到的星斗很多,其實不然,因為不超過兩千顆。湊近望遠(yuǎn)鏡看一看,這個小小的數(shù)字就變成萬萬,天空此時才真的天體密布、光焰耀目。面對這樣的天宇,人類的視線無能為力,似乎萬能的想像力也無濟于事。
我們的眼睛是多么不幸,它們只能這樣認(rèn)識天上的星斗:把兩顆、三顆或更多的星斗看成了一顆,它們的光華在我們眼前聚成一道。
在借助望遠(yuǎn)鏡之前,古人就是完全靠微弱的視線了解了許多關(guān)于星斗的知識,而我們的祖先了解得更多: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經(jīng)過對天體的研究,獲取了時間的計算方法,幾乎完美地確定了一年的天數(shù)。
盡管我們覺得自古以來天空毫無變化,像一個沒有新鮮事物的國度,天文學(xué)家們卻終生注視它,度過了漫漫長夜和白晝,發(fā)現(xiàn)了那些突然出現(xiàn)的星體:不知道它們來自何方,隨著它們的移近,光亮越來越強,后來又逐漸變?nèi)酰x我們遠(yuǎn)去,沒有再露面。
我們見過彗星的人,還知道它們對地球的造訪;那些見過隕石墜落的人——巨大的隕石如同圓形火攻船距地球相當(dāng)近,我們的大地留下它作人質(zhì)——他們知道天空變化莫測,充滿了陌生的客人、萬載永駐的星體和我們似懂非懂的誕生與死亡。
古代人民喜歡注意某些星座,比如昴星團。墨西哥古人聚在一起,等待半夜到來,那時他們能指出太陽從南至日到北至日運行的路線。
后來,他們房舍的大火被撲滅了,他們奔向太陽廟,在那里向神靈祭獻(xiàn)了一個挑選出來的青年和其他物品,青年人是每年獻(xiàn)給太陽神的犧牲品。太陽到達(dá)南至日時,青年死了,人們將他順著金字塔滾下去,好在至日結(jié)束時,看到太陽沉落的情形。
克丘亞人的居住地在秘魯,那里的天文學(xué)非常發(fā)達(dá);他們崇拜使大地肥沃的天體;他們崇拜月亮,因為它是夜晚的主宰;他們崇拜每一個星座。
人們感激天空對我們地球的影響,天空就像工匠,它制造白晝,讓我們看清世界并開發(fā)大地為我們提供食糧;同樣,它讓夜晚這個裝載著我們睡眠和夢幻的工業(y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