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舉 《唐卡》
沙來左手托著一只酒盅大的顏料碗,右手擎著一只筆尖細細的畫筆,高挺的鼻尖險些貼上了面前的畫布,而手上那些微小的動作幅度卻小得如同靜止。下午的陽光透過傳習所的窗子照進來,有一道明亮的弧線從頭頂至后背描繪出她凝然不動的輪廓。遠遠看過去,仿佛是一尊雕像。
畫布上是一幅已經近于完成的唐卡。一點點金黃色的顏料正從沙來的筆尖兒落在深暗的畫面上,宛若浩瀚的時間和無限的光明正從背后照進沙來的身體和生命,再由她的身體或內心注入她手中的筆,最后從筆端溢出,凝成畫面上的色彩和線條。
這幅唐卡名為“財寶天王”。畫中本尊全身呈金質,色澤金黃,一面二臂,頭戴五佛寶冠,身穿黃金鎧甲,佩諸種珍寶瓔珞,右手持寶幢,左手持口吐各種珍寶的寶鼠,坐于伏地白獅子背上,身上放射出十萬旭日之光……
沙來的唐卡尚未完成,早已被人以高價訂購。整整10年的研習,整整1年多的潛心繪制,在這個秋天到來之際,她終于欣喜地看到唐卡這棵生長了兩千年的藝術之樹上結出了自己的心愿之果。
10年前,已經25歲的沙來,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此生能夠有今天。在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的壤塘,她作為一個11口牧民之家的第八女,從小到大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教育。從來沒有離開過牛群和山谷的沙來并不知道大山之外究竟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世上除了上山的小路還有許許多多的路可供選擇。但是住在縣城里的嘉陽樂住知道,他不但知道,而且正在整合各方善緣為她以及和她一樣的年輕人搭建一條條從山地、高原通往大千世界的道路。
2009年,是嘉陽樂住以藏傳佛教覺囊派第四十七代法王的身份灌頂傳法、收授弟子、開示法要的第十個年頭。10年來,他走遍壤塘的山川和鄉鎮,體察了6800平方公里縣境內的民情。在總體上游牧多于農耕的藏區,很多家庭子女眾多,不但人均資財很少,而且還出現人口過剩和相對閑置。由于放牧所需勞力少,勞動強度低,只要一個女孩子就可以應付,很多適齡男青年只能在春夏之際到山上挖一些蟲草和貝母為家庭增加些收入。冬天來臨,大地被凍成了“鐵”,呆在家里的年輕人過剩的精力無處宣泄,便聚在一起滋生事端。當嘉陽樂住發現這些現象之后,慈悲心動,深深地為這些年輕人感到惋惜。
從這一年,嘉陽樂住開始四處奔波,找各種機構和朋友,祈求大家向那些年輕人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從歧途上回歸正軌。然而,這些民間機構或個人解決這樣的問題往往心有余而力不逮。他決定自己親自出手,通過開辦唐卡、藏香、藏藥、雕刻、堆繡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習所,將這些年輕人吸引到自己的身邊,然后再用慈愛和藝術之火將他們的心靈一點點溫暖、照亮。
最初的傳習所,是因陋就簡,零星分散的。學員少的專業可以在師傅家里開班,學員多的專業就根據實際需要租用面積稍大的民居作為課堂。傳習所的場租費、學員的食宿和外出學習的費用都是由嘉陽樂住一個人出。為了更多地吸引農牧子女特別是貧困家庭的青年,他還承諾為每一個學員提供每月300元的資助費。為了開闊學員的藝術視野,嘉陽樂住又求助、聯絡壤塘縣在上海市青浦區金澤古鎮建立了傳習基地,聘請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專家為傳習所的學員授課。夏秋季節學員在壤塘學習,冬季就去上海基地接受培訓或進行深造。經過近10年的堅持和探索,傳習所為藏區青年的成長和走出經濟困境積累了成熟的經驗,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模式。最初參加傳習所的60名學員如今都已成為壤塘縣縣級藝術大師,其中有6人成為縣級非遺傳承人,學員們獨立創作的藝術作品被全國各地訂購,特別是唐卡,在市場上一幅最高可賣到400萬元的高價,而且還一畫難求。
2018年,壤塘縣進一步重視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優勢,抓住“脫貧攻堅戰”的歷史機遇,確立文化扶貧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在原來傳習所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投入,擴大了規模。不但通過招商的方式在中壤塘鎮建成了規模宏大的壤巴拉非遺傳習創業園,將唐卡、堆繡、刺繡、藏紙、藏藥、藏香、陶瓷等傳習所都集中到一個園區之內,而且將“文化+旅游+扶貧”的模式推廣到壤塘縣全境,共建立各類傳習所47個和18個飛地傳習基地,帶動3000余名青年以文創產品實現了脫貧致富和人生境遇的改變。
2010年,受負責傳習所管理工作的哥哥影響,沙來選擇了學習唐卡技藝。哥哥帶著妹妹去請教嘉陽樂住。嘉陽樂住能判斷出來,眼前的沙來是一個聰慧、勤奮、刻苦的人。她并不美麗,卻天生一股清雅、沉靜的氣息,正是這氣息讓嘉陽樂住看到了她的潛力和未來。嘉陽樂住微笑著對沙來說:“孩子,你的選擇是對的。”
最初的課程幾乎讓沙來失去信心和堅持下去的勇氣。老師的聲音像天邊的雷聲,轟隆隆響個不停,她卻聽不懂那聲音所表達的意思。嘉陽樂住鼓勵她不要氣餒,咬緊牙關挺過去,就能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靠堅強的意志度過理論學習關之后,沙來開始跟著師傅按照唐卡的繪制程序一道道向下進展。制作畫布、學習打稿、熟悉顏料的特性和研磨制作、著色、勾線、拉金……
很快,她的繪畫便進入著色階段,這又是一個關鍵性的大坎。嘉陽樂住開導說:“當你發現自己畫不好的時候,要反觀自身,發現了障礙,然后消除障礙,你就通達了,畫畫就是修行。”
多年后,沙來的一幅“財寶天王”宣告完成。嘉陽樂住聞訊帶人前往欣賞、評鑒。“這幅唐卡是同一個主題中極其獨特的一幅,構思巧妙,氣韻通透,特別是對線條的理解以及金線的運用,充分體現了畫師心性的成熟和技藝的高超。”有專家這樣評價沙來的唐卡。
嘉陽樂住站在唐卡前良久無言。這幅唐卡完美告成,儼然是一個小小的奇跡,帶給他的不僅是一個意外驚喜,還是一個深深的感動。
那天,他并沒有對那幅唐卡做任何評價,可是當他轉身離開時,人們卻從他眼中看到了閃動的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