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緣》巴蘭華散文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秤緣》巴蘭華散文賞析

一縷陽光灑到身上,暖暖的很是愜意。

這時候的我,剛剛初中畢業,身體瘦弱,一米五五的樣子,因為體格不好,家人就把我送到鄰居家學徒。

鄰居是修木桿秤的, 當時沒有電子秤,賣油條、豬、羊肉、豆腐等的小商販大都是用這種秤,因為攜帶方便,磅秤除了集體供銷社一般很少用。國家政策已經稍微放開,集市上、大街里弄,走鄉串村的小商販多起來,修秤的生意自然就好。

我每天的任務,就是當學徒。

師傅戴著老花鏡,把秤桿子夾在腋下,左手食指與拇指捏著紫溜溜的檀木桿子,右手的小鉆用得得心應手。收音機里播放著京劇,悠揚的二胡伴著馬連良純正的老生唱腔,把師徒兩人都陶醉了。

師傅的小鉆用到出神入化,在筆直的鉛筆線上快速起跳,單星四步,半斤。并排兩顆星,二斤。一橫并排的五個星上下各墜一顆星,五斤。并排五顆星兩頭各添四星組成的梅花形狀,十斤……師傅的小鉆竟然有靈性地跟著戲里的鑼鼓韻律,有節奏地走讀秤桿。一停,一頓,神了,仿佛藝術家在舞臺上精湛的表演,游刃有余,悠然自得。

我呢,根據師傅的訓導,先從匠人的基本功學起。

刨木稈。

我從儲藏室里抱出一大捆小方木條,打開,抽出一根 ,往前一伸,閉上左眼睛,右眼睛吊線。扔掉。再撿起一根,吊線,再扔。

一捆,我快吊完了,只擇出三四根,我覺的是成材的。于是,我開始刨木桿。坐在腳踏上,把兩腿岔開,木方前端頂在一個木鞋上,穩當后,把木楞向上,左手握緊頂端,右手握緊工具——圓刨子,開始刨桿子。

四個楞角都刨去,方方的木方就變成圓圓的搟面杖樣子。吊線,再用刨子調直,在刨成大小頭,秤桿子的雛形就出來了。

這刨子,看似底面是平的,其實,那是外行的眼光。它的底部是有一條不很明顯的斜溝的,下刀印子時,低于四邊鋼底面,斜的溝,行家所謂的運道,刀印子就顯現出來了。

木桿子上刨去的是直線,刨子運行的角度始終是順著運道則是斜的。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很難掌握的。我有好幾次刨子從木桿子上滑脫,把手背的皮磕去,鮮血直流,十幾天才痊愈。

第一遍是刨四楞,第二遍是刨大小頭,第三遍是成型,第四遍是反印子。把刀印子退下,反上,調整出刃恰到好處。每推一下,刨去大概一頭發絲的寬度,左手配合均勻輕輕地轉動。

大頭直徑一厘米的桿子,大概要推幾十下甚至上百下,一刀壓著一刀,不許錯開或移位,絲絲相扣,一整圈刨完,最好是一氣呵成,喘氣都得憋著,怕腹部的蠕動影響刨線的均勻。

合格的秤桿,第四道程序完成后,把木桿子虎口里一捻,木桿子像金屬的軸承,溜光潤滑,嗖嗖地旋轉著,跟紡車上轉動的線穗子相仿。用細細的砂紙,一串,可以稱為“秤桿”了 。

起初,師傅總是叫我刨棗木、楠木、榴桉,還有容易變形的杏木的木方。將方木的四棱用圓刨子刮去,再將圓柱刮成大小頭,筆直順溜,再用反刃細刮,砂紙打磨。

秤。幾千年來一直被農業所主宰的神州大地,它的用途幾乎可以跟西方發達國家的電相提并論。沒有它,或者說它的缺席,整個社會都會癱瘓。

建國前,那些地主、大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有一桿大秤。

最大的有五百斤的,秤桿子有鐵锨把那么粗,光秤鉤子少說也得十斤沉,烏黑油亮的鐵秤砣,懸在木桿下,就好像一座濃縮的小山。把整個世界都壓得沉甸甸的。

收租。糶糧食。進貨,出貨,哪一樣也離不開秤啊。

那些殷實的小戶人家呢,也有一桿秤,有二百斤的,一百斤的。

到了買賣人,生意人,散戶的普通人,秤就小多了,沒有那么大的家業,自然就沒有那么大排場。不會去集市上買五斤小米,三斤大棗,一斤香油,扛一桿幾十斤重的大秤,恐怕連定盤星都打不起來。

對于二十世紀之前的以農業為主的中國來說,秤,在當時的社會,是一種權力和身份的象征。

藥鋪抓藥的小秤。一星,一錢,都關乎人的性命健康。有一錢藥材,一錢金的東北千年參,也有幾個銅錢的大把抓,草根樹皮。人的生命被一截細細短短的小木桿讀來讀去,紅絲線吊著的那個微小的秤砣悠來蕩去。

稱金銀的戥子,其重要性那就毋庸置疑了。

農村婦女的線秤,一斤為十六兩,八兩為半斤。難怪就有了俗話說的,四兩撥千金。這種特殊的度量衡,一般人是不太好懂的,而在閉塞的農村,稱棉,紡線,織布,斗大字不識半升的老嫗,卻熟稔于心。

使用最最頻繁的是二十斤,三十斤抑或五十斤的木桿秤,集市上比比皆是,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主要買賣工具。

這秤桿的用料是有講究的。

桿秤,最好的是紫檀。

紫檀,用刨子反刃刮出的細木絲跟紫金絲一樣,細細的、軟軟的,地上蓬松散落的全是,讓人油然產生一種愛憐之情。然而,得到這種原料機會極少。

紫檀這種昂貴材料,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修秤這個行業內,幾乎絕跡。紅木已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以及本身的稀缺性,身價高得叫人無法仰視。

上世紀六十年代還比較常見,那也只是老秤,因為時間的久遠,秤已經鈍了,秤的刀子已經變成圓圓的形狀,不再準確。主人,就拿著到秤鋪找師傅給重新加工。價格等同新的秤。重新修秤,說白了就是舍棄不了那根紫檀的秤桿子。

有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秤齡,經過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多少代人的悲歡離合,幾萬次的月升日落,浸透著天地間的日月精華,累計著千百人的歡笑,驚喜,悲切,惆悵。把這根古老的紫檀掂量在手里,就像神話里的金箍棒,越來越沉,冰冰涼,冷颼颼,紫氣回蕩,真是一件農家難得的寶貝啊。

只有內行的匠人,才有從心底涌出的這種欣喜和感嘆。

試想一下,當年,鄉紳、地主的豪宅大院的正廳,迎面的墻壁上掛著這么一桿老秤,那將是何等的門面,何等的自豪,那是權利的象征,是千萬家佃戶的的衡量權杖,是同階級交流的媒介。就如同古代文人須佩帶寶劍,小姐佩戴紙扇手帕一樣。

一襲紫光繚繞的的木桿,暗含著紫氣東來的吉祥,上面金光點點,星星閃爍地栽著的黃銅星子,更加預示黃金滿屋,日月星辰圓滿運行的美好意蘊。每當一線陽光透過窗紙的縫隙,流瀉到紫微微的油光滑亮的紫檀桿子上的時候,它的飽滿,它的圓潤,它的高貴,它的深沉……就一一呈現出來。特別是那金燦燦星子,一顆顆星辰,一盞盞夜燈……都活了,眨著眼睛,搖曳著輝煌,閃耀著奇異的光彩,叫人如癡如醉,心隨神游。

靜謐的夜里,伴著蟋蟀的嘶鳴,愈加透出紫檀的沉默。

直到月上西梢,一挽月魂慢慢地,慢慢地飄過來。紫瑩瑩的檀郎,飛揚的紫衣緩緩攜月魂起舞,似水乳交融,深沉無邊的夜,則變得寂靜而神秘。

蕓蕓眾生。

一個村,有三兩桿小秤也就不少了。

有賣雞的,賣鴨子的,賣大鵝的,賣蛋的,也就借來用。

秤這個工具是可以出借的,而且,出借率很高,不用還人情的。只是,用時須小心,不要損壞了。否則,那是要賠償的。

真等到年關賣豬賣羊,更有甚者賣牛賣騾賣驢子的,那就只有去地主或者大戶人家借大秤了。那種紫檀大秤,是大買賣,用了,是要還人情的。多少是個念想,不給呢,那些大戶人家也未必就缺你這點小意思,只是,從此找借口不會再借給你了。

那個時候紫檀在華東、華北一帶基本絕跡,大都是用老秤來重新加工,才能一睹“木王”的風采,當然,這種活是由師傅親自操刀的。

師傅先把秤頂端的秤鉤、刀子這些鐵家伙去掉。他用尖嘴鉗子把插銷拔掉,拿起長柄的小錘“叮口當 ”兩下卸下前系后系的刀子,然后,用板銼把千斤墜的鉚釘挫掉,用銃子一投,生銹的通天柱就脫掉。

雞蛋般粗細,紫瑩瑩,油膩膩的秤桿子,桎梏了百十年的累贅終于解脫,光溜溜,赤裸裸,真切切的一根“金箍棒”了。

師傅把紫檀的秤桿子一順,首先得吊一眼。

這是他老人家的習慣。就像高手過招,先給對方抱拳施一禮的簡習。然后,把那根粗重的桿子一捻,軸承般在干燥而厚重老繭的虎口旋轉起來,這個功夫,別說是剛剛出道的我,就連闖蕩江湖多年的幾輩師兄們,也只能望洋興嘆。

好桿子!好桿子!師傅贊不絕口。

我知道,我們遇到真家伙了。等到師傅把玩得差不多了,他沏上一壺濃濃的茉莉茶,一邊端碗啜茗,眼睛卻一直離不開那根紫色的“木王”。

師傅給上乘的紫檀桿子,皆尊稱為“木王”。

一直坐在炕沿上做針線活兒的師娘,眼光從老花鏡上溢出來,松弛的嘴角綻出淺淺的笑意,流溢出絲絲縷縷的嘲諷。

她心里清楚,師傅這個時候,別說老婆,就是整個世界,都被這紫檀的“木王”占據了。

十四五歲的少年,被關在小小的院子里。終日,臥在兩間干打壘的土房里,枯燥單調地生活,叫人忍無可忍。

可是,又不得不忍。學不到手藝就得挨餓。出去打工,身體瘦小又不勝任。再說,母親說了,只要學一門手藝,走遍天下也有窩頭吃,有稀粥喝。意思就是生活無憂了唄。唉!

楠木、榴桉、棗木、杏木的木方,一上午,我一口氣刨了十幾根。當木絲埋住鞋的時候,日頭正好灑在我的身上,仿佛腳下五彩的木絲變成了燦爛的火苗,凍得麻木的雙腳開始暖和起來。抬起頭,透過玻璃的木門,看到一群唧唧喳喳的麻雀,正在院里的塵土里竄上竄下地刨食。我暗嘆口氣,羨慕起陽光下鳥兒的自由來。

夏天。

早晨六點以前須趕到秤鋪去,門未開,就扛起扁擔去水庫挑水,澆院里的絲瓜。

水源在村外,來回二里地的光景,村里當時人畜都吃這里的水。

水,是從灌渠引來的黃河水,進時又稠又渾的黃泥漿子,隔一夜則湛清湛清的,一眼望到底,三兩尾小鰱子搖頭擺尾,惹人心動。

三個月后。

我終于學會校秤。

這個階段,是桿秤制作的重要環節,一稈秤的準頭好否全在這節骨眼上。

把系好戥盤的木稈秤的前系,屋梁垂下的鐵勾掛了,稈上墜了秤砣。左手擄秤砣的系,右手持刀,直到秤桿呈水平狀態,然后,再稍稍往后挪動一絲,叫秤桿子略抬一點頭。因為秤桿上還要栽黃銅條的鉆星,如果是水平的話,銅條增加重量后,桿子就會低頭的。

拇指與食指立刻將秤砣系捏住,用刀在它兩邊各拉一下,空間的中心即是定盤星的定位。

將秤系擄到水平的時候,恰好到秤桿的銅皮的鑲頭邊緣。用刀在秤砣系兩邊拉上記號,從戥盤星的定位到砝碼的平衡點,這段距離就是砝碼的讀數,也就是這稈秤的前系總讀數。

然后用步弓均開。布弓的樣子似學生用的圓規模樣。它是用彈性極好的鋼條握成“V”型,兩條腿末端用鋼銼打磨成四棱的銳利的尖峰,每一個尖峰又必須是向里傾斜,呈一百二十度左右吧。兩腿的中間部位用活動的小環套住,兩個環用細銅絲連接,捏著兩腿的末端,細銅絲就成了”掐腰“,掐腰上下挪動,可控制兩腳之間的空間。一段距離,可以用布弓根據使用者的要求調節成幾段,工藝盡管很原始,但是,精確得很。每到這個節骨眼,我心里無不折服于祖師爺的聰明與智慧。

從木桿的定盤星到砝碼標注的終點,用布弓均成十段,那么,每段的距離就是一斤,終點就是十斤。

當光溜溜的稱桿子上,一旦有了布弓畫的白線,那么,它不再叫做秤桿子,因為有了斤兩,就像女人的懷胎,賦予了生命。等待的只是時間和制作的程序。

師傅意味深長地告誡我:人如秤,呱呱墜地之時,他(她)有了生命,也就有了人生的定盤星。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顆星。決定重量是砝碼,也就是立志,能否勝任這得看秤砣,也就是人的行動。砝碼再大,秤砣不重也是枉然!也就是說縱有天大的志向,不付諸行動那也是白日做夢一樣。

多少年過去了,師傅已經作古,墳頭的柳樹已經搭起野鵲的窩巢……

修秤這個行業,隨著師傅逝去日子的久遠也日漸衰落。

我早已經改弦易轍,干過裝卸隊、建筑隊、臨時工。師傅的教誨始終追隨著我,抽打著我。每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師傅在耳邊會斷喝一聲,如一頭鉆秤星的小鉆,尖尖的銳利把我喚醒。

我的案頭放置一桿小小的紫檀小秤,這是師傅給人家改制老秤時,把截下的廢料加工而成。幾個行走江湖多少年的師兄無不嫉妒,因為,根據祖訓只有像我這樣的關門弟子,才有幸得到這樣的恩賜。

不言自明,師傅是把我指定為本門的接班人。

改行,是迫于無奈,然而,我心里每時每刻都把自己當作秤匠最后一代傳人。

每逢人生得意,忘乎所以;遭遇挫折,心灰意懶之際……我情不自禁地捧出師門的傳家寶。

我輕撫紫虛虛的檀木秤桿,醒目的星子,時時凝視著我,打量著我,審視著我。

每一個人總是從定盤星開始,向未來游走,當到達了人生的巔峰,其實,一次的衡量行將結束。未來的歲月里,不知道這樣的游走和衡量還要繼續多少次?

一直自封在定盤星,人生總是波瀾不驚,但永遠無法體驗游走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

人生在世,好也罷,壞也罷,窮也罷,富也罷,得意也好,失意也罷,應該常常讀讀心里這桿秤,明白這個世界上,自己究竟幾斤?幾兩?

不管怎樣,人的一生如同秤一樣,必將從定盤星這個落腳點起步,無論何時何地,直到永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视频无需下载| 日本一二线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妖精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美女一级特黄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免费看黄a级毛片|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中文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免费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30视频|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又黄又爽无遮挡不要vip| 免费高清日本中文|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公交车视频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漫画 |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电影|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的mv视频| 女人让男人桶的小视频| 国产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耻辱の女潜入搜查官正在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