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有一個山村叫虹口》經典散文全集
有一個山村叫虹口
從都江堰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百度查“厚樸”。
厚樸是一種中草藥,它生長在一個叫作虹口的小山村的山坡上。當然,它也生長在別的地方,但我是在都江堰虹口鄉的山里遇見它們的。于是,厚樸就和我的都江堰之行結下了緣分。
百度上有許多關于厚樸的內容,甚至連“樸”字怎么念都有介紹,但是沒有厚樸的圖片。不知為什么,我心里隱隱地覺得不夠、不足。于是,又翻看了《本草綱目》,看到了圖片,看到了厚樸的模樣,知道它能夠治療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滯血淤等等。
我對素昧平生的厚樸,竟然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感情。
其實感情并不是莫名的。
在5·12汶川地震發生之前,都江堰虹口鄉的村民,種植獼猴桃和厚樸,過著世外桃源般的卻又是十分貧困的日子。
就在那一天,地震了。地震中心的汶川映秀鎮,與都江堰的虹口鄉僅一山之隔、幾公里之遙。地震毀了山那邊的映秀的一切,也同樣毀了山這邊的虹口的一切。
試想著,一座山在一瞬間被推高了好多米,那么,原先在山上住著的人,山上的房子,山上的植物、動物,山上的一切,還會僥幸留在原地、留存原樣嗎?
我得到的一些數字是這樣的:全鄉98%的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128公里的公路損毀,5座橋梁垮塌,旅游、冷水魚等支柱產業遭受重創,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億元。
這些數字足以說明,虹口的一切都被地震改寫了。
在災后三年的日子里,我們來到了這個徹底改變了的小山村。
也許“徹底”兩個字,不應該由我們說出來,因為我們能夠看到的地震前的面貌和地震留下的傷痕,是圖片提供的,是文字記錄的,或者是從人們的講述中獲取的印象,所以這種對比,也許不夠有力、不夠確鑿。但是,今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虹口,它卻用“徹底”兩個字,真正讓我們震驚了。
在前往虹口的路途上,也許我們還在想著,山區的重建,要比平原更艱難、更緩慢。在事先了解虹口受創情況的同時,我們也許都在揣測,如此條件下的重建,工程之險阻,時日之遙遠,未來之可望而不可即,等等等等……總之,我們前往的那個虹口鄉,那個小山村,一切似乎都應該還在百廢待興中,應該到處是重建的工地,到處是臨時的生活,是塵土飛揚,是車水馬龍……
就在我們錯誤的想象和猜測中,我們已經進入了虹口,我們已經到達了這個山村,它讓我們震驚了。
是安靜中的震驚,是震驚中的安靜。
這就是一處童話故事中的風景,這就是一幅理想世界的畫卷,這幾乎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成為現實了。
短短的三年時間,其實不到三年,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一個被地震砸垮了房屋,阻斷了交通,摧毀了山與水的舊山村,變成了一個令人驚嘆、似為仙境的旅游度假景點。
車子沿著新建的山間公路緩緩而行,虹口的面貌就這樣逐一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每一處集中居住點的房屋,無論是村民的住宅也好,商用的房屋也好,無不獨具特色,無不展示獨特風情。有阿爾卑斯度假小村,有川西民居風貌,有原始生態村……于是,當我們最后站到山村的最高點上,向山坳里放眼,一時間,真的以為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
山坳里有一座新建的大酒店,這是一座既古樸又鮮亮,既典雅又現代的別墅群,既有著歐式古典風格,又體現出中式傳統的元素。暗紅色、橘黃色、白灰色,色彩繽紛;屋借山、山襯屋,層層疊疊,曲徑通幽。導游告訴我們,有100多位山村的農民經過培訓到酒店當了服務員,如果時間允許,我真想去酒店看看他們;如果時間允許,我還想在這個童話般的山村住下來。
如今的虹口,開始實現旅游產品多樣化,它將要成為成都的休閑后花園,成為國際漂流和山地運動的基地。更令人感慨的是,人們將地震的痕跡留存了下來,我們看到一段被稱之為“新加坡”的老路段。這段水泥路,就在我們經過的山路旁邊,它被推高了兩三米,路面也裂成許多段。看到這段路面的人,無不會想起曾經襲來的那場大地震,并且永遠地記住它。當地人特意保存的這些地震遺址,將成為虹口建設野外科學考察基地的基礎。
我們在虹口的山路上前行,山路修得非常好,路兩旁是獼猴桃和厚樸。一個老太太坐在家門口,安靜地看著我們這些外來客;有幾個中年男子站在屋旁的一小塊土地邊,沒看清楚他們在干什么。山澗的水漂流而下,午后的陽光照耀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的一幅安逸寧靜的圖畫。
安逸,一如大家都說,成都人喜歡安逸,我們在成都看到的廣告語是:最快的城市,最慢的生活。
其實,我們同時也看到了,在安逸的背后,是成都人、都江堰人、虹口人的努力,是他們重建家園的急迫的心情和更積極的行動。
我又一次想到了厚樸,它散結通絡,消積導滯。滿山遍野的厚樸,讓我們感受到虹口從重災中恢復的速度和轉型的力度,也讓我們相信,虹口通往明天的道路一定會是通達順暢、光明燦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