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禮”指的是什么
“笄禮”指的是什么
笄禮,又叫加笄、及笄,也是我國傳統的成人禮,特指漢民族女性的成人之禮。它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成年禮,而是從屬于婚姻,是許嫁之后的一種儀式,與婚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說文解字》中解釋:“笄,簪也。”其實,笄就是一種發飾。在古代,幼年時的女孩是不能用笄的,只有在許嫁后才可使用。
女子在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行笄禮,只要許嫁便可加笄,若是一直待嫁沒有許人,最遲也要在二十歲時行笄禮。女子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才能行笄禮,但學習的內容與男子大不相同。主要目的還是教導她們在婚后如何相夫教子、敬順舅姑、操持家務、嚴守婦道。
在笄禮之前,一般會把賓客中有德才的女性長輩選為正賓。在行禮前三日用笩紙寫好請辭送至正賓家中,以示慎重。
笄禮意味著女子即將成為人婦,將扮演著新的角色,意義非凡,所以備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