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怎樣一個人
荀子是怎樣一個人
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名況,字卿,約生于公元前313年,戰國末期趙國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荀子早年在齊國游學,因其學識淵博,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來,他應秦昭王聘請前往秦國,稱秦國“百姓樸”“百吏肅然”而近“治之至也”。再來后他又回到趙國,被楚春申君任用,擔任蘭陵縣令。晚年,荀子專心從事著述和教學。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著作,內容涉及哲學、邏輯、政治、道德等諸多方面。
荀子有很多弟子,其中最知名的是韓非和李斯,這兩人后來發展成為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正是這個原因,歷代學者都懷疑荀子是否為儒家學者,因此荀子受到許多學者的猛烈抨擊,以至于為其著作《荀子》注者不多。清代以來,學術界開始盛行對《荀子》的考據,注釋校訂者才開始增多。現代研究荀子的學者比古代多,比較知名的有清代的王先謙、民國時期的梁啟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