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特林娜二世
【介紹】:
俄國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原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名叫索菲婭·奧古斯都。1745年與彼得三世結婚。1762年參與彼得堡禁衛軍發動政變,廢彼得三世自立。俄國歷史進入到葉卡特林娜二世統治時期。她的統治分為兩個時期:1763-1775年普加喬夫起義前為第一時期,是她實行開明專制時期;鎮壓了普加喬夫起義以后,進入了恐怖的貴族反動時期。葉卡特林娜二世執政時,俄國形勢很不好,財政每年赤字七百萬盧布,軍隊領不到薪水,處于混亂狀態。葉卡特林娜看到了俄國的嚴重局勢,認為國家需要休養生息。她奪取政權靠的是貴族,鞏固政權也需要貴族,于是把大批土地賞賜給幫助過她的貴族,頒布“賜與我國所有貴族特權和自由”的法令,廢除了貴族在軍隊和政府中的一切強制服役。俄國農奴制加強了,階級矛盾尖銳化,首先是農奴暴動,到1773年發展為普加喬夫農民起義。
1775年1月10日,葉卡特林娜處死普加喬夫,她的“開明專制”外衣脫掉了。她大力加強中央集權,主要是加強她個人的權力,幾個重要部門都由她直接領導;在中央降低元老院的作用,加強了貴族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這一時期手工工場有很大發展,1762年有九百八十四家手工工場,到1796年增加到三千一百六十一家。葉卡特林娜操縱的專制主義機器大力加強稅收。主要稅收有人丁稅,占國家預算百分之三十三點七,同時也征收間接稅、鹽稅。為滿足財政需要,發行了紙幣。大力加強軍隊建設,建立了騎兵、炮兵,在加強波羅的海艦隊的同時,建立了黑海艦隊。葉卡特林娜二世進行的全面改革都是符合貴族的利益的。總的說,她繼承了彼得,加強了專制主義政權,加強了貴族的權力和對農奴的統治。她執政時期,是俄國歷史上專制主義的鼎盛時期。
在對外政策上,葉卡特林娜二世繼承了彼得的衣缽,推行以歐洲為重點的爭取霸權的計劃,發動了多次戰爭:三次對波蘭,二次對土耳其。戰爭結果是吞并了波蘭,打敗了土耳其,奪取了黑海的出海口。使沙皇俄國版圖從一千六百四十二萬平方公里擴大到一千七百零五萬平方公里,為沙皇俄國稱霸歐洲奠定了基礎。葉卡特林娜二世在1796年因中風而死。她的統治時期是俄國農奴制的興盛時期,也是開始走向解體的時期,并為俄國的世界霸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