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特利
【介紹】: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生于法國一個富裕商人家庭。最初學習神學,以后改學醫學,曾任軍醫。因在其哲學著作中闡述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遭到教會和反動當局迫害,先后被迫逃往荷蘭和德國。1751年,因食物中毒,死于德國。主要哲學著作有:《人是機器》、《人是植物》、《伊壁鳩魯的體系》等。拉美特利繼承了笛卡爾物理學中的唯物主義思想,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典型的機械唯物主義的理論。他認為整個宇宙只有一種物質實體,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這種物質實體的產物和表現形式。廣延和運動是物質的兩種根本屬性。物質運動具有嚴格的規律性,物質自身固有的推動力是一切運動規律的直接原因。但他所理解的運動局限于機械力學運動。他發展了笛卡爾關于動物是機器的觀點,宣稱人也是機器,人比動物不同的只是多幾個齒輪,多幾條彈簧,更精細一些。人的一切活動,包括精神活動,都是為人體的組織結構決定的。在認識論上,他堅持和發展了洛克唯物主義經驗論,反對“天賦觀念論”。他認為,感覺、經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認識活動本質上是感性的。物質對象通過感官反射在腦髓的幕上就獲得了對象的形象、概念、知識。他還是一個無神論者,公開地向占統治地位的神學宣戰,揭露宗教是毒害人民的神圣的毒藥,宣稱要用哲學的火炬,驅散神學的迷霧。在社會歷史觀上,他是唯心主義者。他片面夸大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認為只要普及教育,依靠少數杰出人物宣傳先進思想,社會就會進步。拉美特利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最早代表,他推進了近代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