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指的是什么
“三通”指的是什么
“三通”是《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的合稱。
《通典》由唐朝杜佑撰寫,全書共二百卷,約一百九十萬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其內(nèi)容涉及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等九類,每類又分子目。詳盡闡述了唐天寶以前歷代經(jīng)濟、政治、禮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等。
《通志》由南宋鄭樵撰寫,是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通史。全書二百卷,是自《史記》之后現(xiàn)存的又一部紀傳體通史性著作,總序和二十略是全書的精華,對后代史學(xué)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文獻通考》簡稱《通考》,由宋元時代著名學(xué)者馬端臨編撰寫,是繼《通典》《通志》之后,規(guī)模最大的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著作。
總的來說,《通典》以精密著稱,《通考》以博通見長,《文獻通考》則以詳贍見稱,三書的宗旨都是貫通古今,是中國古代史籍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