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和吳廣農民起義
秦朝末年,由陳勝(字涉,陽城人。年輕時為人傭耕。)和吳廣(陽夏人,也是貧苦農民)發動、領導的農民起義。秦朝的徭役、戍役和賦稅繁重,刑法十分嚴苛。社會內部階級矛盾尖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卒,秦二世繼位,加重農民的徭役、戍役負擔,刑法更殘酷,階級矛盾趨于激化。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等一批閭左貧民被征發,前往漁陽屯戍。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境),遇雨,道路不通。秦朝法律,失期斬首。擔任屯長的陳勝、吳廣組織面臨死亡的九百農民揭竿而起。先占大澤鄉,又克蘄縣。葛嬰率部分義軍東進,主力則攻占铚、酂、苦、柘、譙等地,不久攻克陳(今河南淮陽)。這時,起義軍已發展為兵車六、七百乘,騎兵千余,步兵數萬人的強大隊伍。陳勝于陳自立為王,建立張楚農民政權。接著組織兵力,分別向各地進軍。任吳廣為假王,攻關中門戶——榮陽。派武臣、張耳進軍趙地,鄧宗攻九江郡,周市奪取魏地。又命周文率主力攻關中,直指秦朝首都——咸陽。起義爆發后,各地響應者甚眾。有農民、蒼頭(奴隸)、刑徒和六國舊貴族。各地起義軍聲勢很大,使秦朝地方政府紛紛瓦解。周文軍西進,節節取勝。公元前209年9月,攻抵距咸陽百里多的戲(今陜西省臨潼境)。秦政府急令少府章邯編驪山徒及奴產子數十萬為軍,抵擋周文軍。周文軍敗,退出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武臣、張耳擁兵自重,坐視不救。起義軍于曹陽、澠池被迫與章邯軍再戰,均敗。周文自殺。章邯又攻榮陽農民軍。吳廣被害,這支起義軍失敗。其他幾支攻秦的義軍也先后被秦軍擊敗。章邯軍進逼起義中心陳。陳勝率軍迎戰,失利,退至下城父。陳勝被叛徒莊賈殺害。陳勝雖犧牲,其它地方起義軍仍堅持斗爭。以項梁領導的起義軍規模最大。項梁于定陶敗亡,起義軍由項羽、劉邦分率。秦軍轉攻趙地,重兵包圍巨鹿。項羽統軍,破釜沉舟,進入趙地,與秦軍九次激戰,殲秦主力。同時,劉邦率軍,進攻咸陽。劉邦軍進展順利,占宛城,陷武關。于公元前206年10月,進抵灞上。秦王子嬰捧璽投降,秦朝滅亡。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軍推翻了秦王朝,對繁重的徭役、賦稅和殘酷的刑法給予一次巨大沖擊,為西漢初期,文景之治的出現創造條件。關于秦末農民起義的主要記載見于《史記·陳涉世家》、《漢書·陳勝傳》。作深入了解,可參閱漆俠《秦漢農民戰爭史》、田昌武《中國古代農民革命史》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