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布洛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布洛
愛德華·布洛(EdwardBullough,1880—1934)英國美學家、文學家。美學上的主要功績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離說”。布洛生前主要工作是擔任劍橋大學意大利文學的教席。布洛一生著有二十一本專著,四本譯著,這些著述大多是有關文學、美學和文化研究的,其中主要美學著作有:《內容與形式》 (1904年)、 《現代美學概念》(1907年)、《作為一種藝術要素和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1912年)、 《對美學的發生學研究》(1913年)、 《美學與心理學的關系》 (1919年)、 《藝術中的精神與媒介》 (1920年)、 《當代實驗美學研究》 (1921年)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現代美學概念》和《作為一種藝術要素和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前者,布洛為現代美學研究界定了方法原則;后者,布洛從此方法原則出發,提出了奠定其在美學界聲譽的“心理距離說”。
在《現代美學概念》一書中,布洛圍繞“美是什么”, “美的標準何在”, “美的根源何在”這三個問題,對前人的美學思想作了一個綜合考察,由此布洛指出,前人美學思想均失足于二個錯識的假設,其一,假設美的客觀性的存在;其二,假設美的絕對性的存在。布洛認為,現代美學研究必須拋棄傳統美學的這種專注于客體對象的視角,現代美學必須成為一種心理學的美學,即把注意力由對客體對象的關注轉到對美感效應的考察上。現代美學的研究對象不能是客體對象本身,而只能是美感經驗,這種專注主體的心理學美學較之于傳統美學,具有無比的優點:第一,傳統美學專注于美的對象本身,往往顧此失彼,解釋不了所有美的對象,唯有專注于美感經驗才能解釋一切美的對象,因為無論美的對象有多少殊異,在美感經驗中總能找到某種共同的東西;第二,傳統美學專注于美的對象,解釋不了美感差異的事實,唯有專注于主體,才能從主體的種族、氣候、環境、社會、教育、宗教等角度去解釋美感差異現象。所以,現代美學研究要探得審美現象的真諦,就必須專注于主體,專注于主體的美感經驗。
依循這樣的方法原則,布洛便在《作為一種藝術要素和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一文中,推出了其研究美感經驗所得出的“心理距離說”。
布洛認為,我們在通常的審美活動中之所以產生美感,是由于在主體和對象間介入距離的結果,這種距離不是傳統美學所說的空間上的距離或時間上的距離,而是一種心理距離。這種心理距離的特點是,在對象上使得對象無從和現實自我發生直接關聯,因而,這種心理距離就使得對象能充分顯示其本色;在主體上,這種心理距離就使主體感情轉化成了對象的特征,因此,這種心理距離介入的結果,就使得對象相對于主體而喪失了其功利的各個方面,由此也就使主體的感受得到了提煉,形成審美觀照的態度,從而產生審美享受。據此布洛進一步指出,這種“心理距離”不僅是藝術觀照的一個要素,而且還應把它視為一個重要的美學原理。這樣,第一消除了傳統美學的主觀論和客觀論之爭;第二提供了區分美感和快感的標準;第三揭示了一般所謂“藝術氣質”的具體內容;第四描述了“美感意識”的主要特征。
布洛在把“心理距離”擴展為一個普遍美學原理之后進一步指出: “心理距離”并不是說,審美觀照的對象對審美主體來說不具有任何切身的因素,相反,審美活動中物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具有高度情感色彩的切身關系,這是一種掏空現實功利內容的、純感情上的切身關系,所以,嚴格來說,審美活動中物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既切身而又“帶有距離”的關系,這便構成了“距離的矛盾關系”,即審美主體面對審美對象,一方面在性格、感情上要產生應合;另一方面在心理上要保持距離,應合的程度以不使距離喪失為限。應合是由于美感的發生部分地取決于對象是否是主體所期待的,真正的審美欣賞必須是在這應合中不喪失距離。藝術作品的欣賞者是這樣,創造者也是這樣。因此布洛認為,審美觀照中所介入的心理距離是可變的,距離的變化由兩方面因素決定,在主體方面,距離隨個人保持距離的能力而發生變化;在對象方面,距離也因對象的特征而發生變化。距離縱然可變,但不能消失,失距就等于失去美感。在布洛看來,失距的方式有二,其一“差距”,即距離不及。 “差距”是由于個人的原因所致, “差距”的結果往往使得藝術作品與自然無異而顯得粗陋,過于寫實;其二“超距”,即距離過量。 “超距”多半由對象的原因所致, “超距”的結果往往使人產生不可信、荒謬等感覺。布洛認為,常人所犯的毛病是“差距”多于“超距”。審美中的心理距離有其“距離極限”,即距離消失點。由于一般人缺乏保持距離的能力,所以極易達到“距離極限”,從而產生失距現象。正由于這一點,所以現實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唯有具備保持距離能力的人,才能成為藝術家。
總之,在布洛看來,審美觀照中美感發生是由于“心理距離”介入的結果,無論這種“心理距離”如何隨對象特征和主體狀況發生變化,但這種“心理距離”不能消失,失距就意味著美感的消失。審美觀照中物我之間的關系就是這種既切身而又帶有距離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