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戲劇
文藝審美分類創造·戲劇
一般是指以舞臺的演出形式而存在的綜合藝術。戲劇包含多種因素,有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
劇本是戲劇中的文學成分,是戲劇表演的基礎。戲劇反映現實生活常受舞臺表演藝術整體條件的制約。因舞臺時間、空間和面對劇場觀眾的限制,劇作者不能象在小說里那樣敘述故事和描寫廣闊的社會生活,它要求通過一定時間和空間中的演員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情節、塑造形象,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戲劇特別重視矛盾沖突,要求通過人物性格、行為和思想感情與心理狀態的沖突,去展開劇情,表現生活。沖突是戲劇的靈魂;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由沖突才形成戲劇的情節。戲劇對語言有特殊的要求,戲劇塑造人物的手段主要借助于人物的對話,臺詞務必使觀眾聽得清楚明白,要感人, 要性格化。
戲劇在歐洲,主要是指話劇、歌劇等。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戲曲。戲曲具有戲劇的共同特點,又有自己不同的表現手段。程式是我國古典戲曲在表現手段上區別于話劇等戲劇藝術的主要特點。話劇是“五四”以后從西方傳入我國的戲劇品種。
戲劇的分類,按矛盾沖突的性質和意義的不同,可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悲劇主要是寫主人公的失敗、受難以及滅亡的戲劇。悲劇的主人公一般都是正面人物,他們生活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中,這種矛盾沖突無法得到解決,便以失敗或毀滅而告終。人物的命運雖然是可悲的,但卻值得人們哀憐和同情。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如埃斯庫羅斯的《普羅米修斯》、莎士比亞的《李爾王》、關漢卿的《竇娥冤》。悲劇的基調是崇高、嚴肅而深沉。喜劇,主要是寫社會否定現象的戲劇。對喜劇的主人公,作者往往抱以譏嘲的態度,使用幽默的筆法,其目的在于創造笑。笑,是喜劇的主要特征。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戈理的《欽差大臣》、老舍的《西望長安》、現代戲曲的《七品芝麻官》。喜劇的基調是輕松、愉快而活潑。正劇、常兼有悲劇和喜劇兩種因素,是二者的相互補充和滲透。它的人物性格多種多樣,既有悲劇崇高嚴肅的一面,也有喜劇詼諧可笑的特征。故事情節千變萬化,基調也隨情節的發展有悲有喜。如我國古典戲曲《西廂記》、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新歌劇《白毛女》等。
戲劇的分類,按作品的容量大小,還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幕是情節的大單位,一幕之中又可分場,場是小的情節單位。獨幕劇可能不只一場。我國古典戲曲分本分折分出,只是根據劇情的發展,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而其他戲劇的分幕、分場、分景,主要是為了適應時間、地點的變遷和人物關系的變化。
按表現手段的不同,戲劇還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戲曲。按時代的不同,又可分為歷史劇和現代劇。按演出形式的不同,又有街頭劇、活報劇、廣播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