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運動
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維護民主共和的運動。袁世凱的反動統治早就激起全國各地各族人民多種形式的反抗斗爭,著名的河南白朗起義發展到幾萬人,轉戰五省,堅持斗爭二年多。隨著洪憲帝制丑劇公開上演,人民反帝制的怒濤更加洶涌澎湃。云南中下級軍官幾次秘密集會,準備迫使云南都督唐繼堯獨立,發起反袁斗爭,但唐繼堯一直動搖徘徊。與此同時,蔡鍔與梁啟超在籌安會發表宣言后,也密商于天津,決定了一文一武兩步方案。梁發表文章《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痛斥袁世凱、古德諾之流的復辟謬論,奪輿論先聲。蔡鍔則設法逃出北京經日本秘密赴滇。1915年12月19日蔡鍔到達昆明,加速了護國戰爭的發動。25日云南宣告獨立,成立護國軍,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分別任一、二、三軍總司令,分兵進軍四川、廣西、貴州。護國戰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支持,全國掀起了反袁高潮,貴州、廣西、陜西、浙江、廣東等省先后獨立,通電促袁退位。北洋軍閥集團內部段祺瑞、馮國璋與袁世凱離心離德,出現了分裂。日本帝國主義也乘機翻臉不認帳,斥責袁世凱“斷行帝制,無視友邦勸告”,公開反袁,尋求新的代理人。其它帝國主義也“警告”袁世凱帝制復辟趕快收場。在此形勢下,袁世凱被迫推遲了元旦登極的計劃,3月22日又無可奈何地撤銷帝制,廢除“洪憲”年號,但仍企圖賴在總統位置上。護國軍堅持要袁下臺,全國人民紛紛要求打倒袁世凱,“以絕亂種”。孫中山再次發表《討袁宣言》,號召“除惡務盡”。在全國人民的一片唾罵聲中,袁世凱環顧四周,眾叛親離,6月6日憂憤死去,護國運動遂告結束。見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稿》;謝本書等:《護國運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