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河?xùn)|·項斯》原文與賞析
項斯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
路去干戈日,鄉(xiāng)遙饑饉年。
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
莫縱經(jīng)時住,東南書信偏。
項斯,字子遷,唐江南東道樂安(今浙江仙居縣)人。會昌四年(844)進士及第。生卒年不詳,約當八世紀八十年代到九世紀五十年代之間。為當時著名的詩人,得到張籍、楊敬之的推重。楊贈詩曰:“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從此歷史上留下“說項”這一典故。官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縣尉, 卒于任所。
這首詩寫哀婉的別情和深摯的友誼。河?xùn)|,指唐時的河?xùn)|道,故治在今山西省永濟縣。
首聯(lián)寫離別的哀痛。“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天剛拂曉,離別的車已在門口等著通宵話別的遠行人。想說一句道別的話,忍不住幾度哽咽流淚。摯友間的遠別是傷感的,這是一種“行子腸斷”、“居人愁臥”的黯然銷魂的場景。這里作者很形象地描繪了臨別一瞬的凄惻容態(tài),反映出朋友間的深情。這兩句破題切情,為全篇定下了深沉感傷的基調(diào)。
第二聯(lián)預(yù)想友人旅途的艱難。“路去干戈日,鄉(xiāng)遙饑饉年”,當時戰(zhàn)爭頻仍,連年饑饉。友人正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月,拋親別友遠去河?xùn)|。詩人設(shè)想,他一路上定會遇到種種艱難險阻,不禁為之擔驚不安。由此也可推想,友人此行名為“游河?xùn)|”,實際上可能是迫于某種原因的不得已。聯(lián)系“一語幾潸然”句,我們明白了,所以如此悲切,除了友情難舍之外,還有著戰(zhàn)亂的憂傷。這兩句不僅表達出詩人對友人的體貼深情,而且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人們在這動亂中的痛苦生活。把個人的惜別和時代的憂患結(jié)合在一起,感情沉郁,有著鮮明的時代色彩和詩人傷時憫世的熱情。
第三聯(lián)想象兩地的景象,寄托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上句寫自己所在的南方。江南多湖澤,秋天時雁行南遷,宿在湖澤間。下句寫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官署、驛舍、行道多種落葉喬木槐樹,有“官槐”、“行槐”之稱。蟬出現(xiàn)于夏秋間,吸食樹汁;“無蟬”,也是時屆深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當秋季來臨,晴日里看見湖中游雁時,我將想起寄停北方的人,盼你能象雁一樣及時南歸;遙想你在旅舍中過著清秋寂寥的日子,一定也會思念家鄉(xiāng)親友的。這一聯(lián)融情入景,在送別時預(yù)盼友人早日回來,感情表達得委婉深摯,真切動人。
尾聯(lián)上句“莫縱經(jīng)時住”接前聯(lián)詩意,反復(fù)叮嚀友人不要久留河?xùn)|。“莫縱”是不要任性的意思。這一句流露出他唯恐友人在外久住的焦慮;這種直率的語言,是至友間純真感情的反映。結(jié)句“東南書信偏”才道出了盼他早歸的原因,因為東南地處偏遠,書信難通,太令人掛念了。
全詩從惜別開頭,中間敘寫對友人的擔憂、懷念,最后以盼望早歸作結(jié),一意貫注,加強了感情的表達。
這首詩想象豐富、感情真摯、語言純樸。不管敘事、抒情、造境,純乎白描,風格清新,情味雋永,是一首耐人吟詠的好詩。